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第十九届上海金洽会正式启动!服务模式全面升级

2025-09-30 17:16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原标题: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启动仪式暨青浦工业园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9月29日下午,第十九届上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洽谈会“园区行”启动仪式暨首场青浦工业园区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青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出席启动仪式并先后致辞。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孔庆伟,常务副理事长、申万宏源证券总经理张剑,青浦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孙挺,市贸促会副会长顾春霆,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监事长江锡洲,浦发银行副行长康杰,国泰海通证券副总裁张信军,中国太保集团副总裁俞斌,交通银行金融机构部总经理徐铁,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杨勇、副行长董怡蓓及市委金融办相关处室负责人、市担保基金中心代表、青浦区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园区企业代表、普惠金融顾问代表等出席仪式。启动仪式由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银行行长施红敏主持。

金晓明感谢金洽会“园区行”把市级最优质金融资源直接导入园区和企业,盼金融业在以下三个方面给予青浦更大支持:一是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共同探索示范区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的标准互认和产品互通;创新跨境金融、离岸金融服务模式,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金融支持。二是在赋能产业升级上,围绕青浦“3+3+3”主导产业,综合运用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科技信贷以及投贷联动等方式,为广大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解决方案。三是在人民城市建设上,为青浦城中村改造、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稳定金融支持,更好支持“农文旅商体展”六业融合发展,不断激活城乡活力。

周小全介绍了全市金融系统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断提升的相关情况,他表示,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和全市金融行业协会要继续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全市广大金融机构的共同参与下,共同打造“流动的金洽会”和“家门口的金洽会”,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范式,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便利性、精准性和积极性,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推动“五个新城’建设再上新水平,为上海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任德奇表示,“金洽会”不仅是上海金融业的年度盛会,更是上海金融业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连接产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纽带。本届“金洽会”紧扣企业急难愁盼,“政府+园区+金融”三方协同,创新开展“园区行”活动,就是为了以更大力度、更高效率推动各类金融资源下沉园区、直达企业,特别是“五大新城”园区内的企业,着力打造“流动的金洽会”和“家门口的金洽会”。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将携手金融机构,以此为起点加快辐射全市各区特色产业发展,为“五个中心”建设积极贡献力量:一是紧扣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加大金融服务供给。二是用好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助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三是用好“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积极服务稳外贸、稳外资。

仪式上同步宣布正式启动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和“线上金洽会”。

在随后进行的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主承办的青浦工业园区专场产融对接活动中,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副理事长、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董怡蓓为活动致辞,市担保基金管理中心作上海市融资担保政策解读,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介绍了上海普惠金融工作和普惠金融顾问制度情况,交通银行分享了支持生物医药行业的思考与做法,青浦区介绍了区情及金融业发展概况。

在交流互动环节,来自生物医药行业的企业代表围绕跨境贸易、股权投资、异地授信及企业上市等开展现场“金融问诊”,来自交通银行、国泰海通、申万宏源、太保财险的普惠金融顾问逐一答疑解惑,并向参会企业推介了“上海普惠金融顾问综合服务平台”。

本届“金洽会”将于今年年底前再开展十余场“园区行”专场活动;线上“金洽会”线上展期至2026年9月,汇聚参展的各类金融机构和各区相关委办局等,集中展示金融产品、服务政策与园区发展动态。

服务实体经济没有“休止符”,金融服务永远“在路上”。“金洽会”作为上海金融业唯一的综合性展览品牌,近年来在举办方式上不断求新求变。本届“金洽会”将持续开展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线上线下对接撮合,依托“金洽会”和普惠金融顾问制度等重要抓手,践行上海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增强服务质效,为促进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提升注入新动能。

本文来源:上海金融业联合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

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

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