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30 10:42
(来源:华夏基金财富家)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A股市场迎来长达8天的超级长假。从过往A股国庆节前后市场表现看,呈现一定的“日历效应”。
具体来说,国庆节前,市场交投相对清淡,部分资金在避险需求下流出,导致市场表现不佳;而国庆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主要指数往往迎来反弹。
今年从节前就开始显示出不一样的节日氛围。
截至9月29日,节前三个交易日,万得全A整体涨幅0.32%,其中创业板指涨幅达到1.65%,给大家发了节日红包~
01
节后A股到底怎么走?
统计发现,除去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或出现重大利空的情况,否则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概率较高。近十年的数据显示,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概率达70%。节后5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也整体较高,达到60%。
尤其是2024年,恰逢924行情,节前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涨了21%,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30日,上证指数涨幅超过8%。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涨幅达到4.59%。
今年能否复刻?让我们拭目以待~
1)从具体指数来看,国庆假期之后,大、小盘均普遍上涨,并交替领先,仅第6-10个交易日有所回撤。从假期后累计收益率视角来看,大盘和小盘均有较好表现。其中,中证2000节后20个交易日累计涨跌幅最高,达2.68%,沪深300也有2.54%涨幅,创业板指涨幅最少,为1.70%,但整体来看,所有宽基指数皆迎来普涨,且前后差距也不明显。
2)从具体行业表现来看,国庆后5个交易日一级行业上涨次数占比普遍在50%以上。
从行业表现来看,国庆节后市场也呈现出一定规律,电力设备、美容护理、银行涨幅居前的概率较高,并以对应年度的强势行业居多为特征,例如2017年的家用电器,2018-2019年的银行,2024年的电子、计算机等等。
02
港股市场怎么看?
对于港股市场,港股存在“节中效应”,国庆假期期间,港股市场更倾向上涨。
华泰证券指出,结构上看,港股在十一长假期间的风格偏积极。通过统计2010年以来历年国庆期间港股二级行业的涨跌情况,发现:
1)除综合金融外,所有行业的上涨概率均在60%以上,显示出普遍的做多窗口特征。
2)消费、高β和成长性在假期内表现相对占优。服务消费、有色金属、机械、计算机、电子等成长型板块上涨概率均在80%左右,且涨幅中位数超过2%,优于市场整体表现。
据来源:20250928《国庆前后,港股表现有何规律?》
需要提醒的是,历史规律并非铁律。每年的外部环境不同,政策、经济数据、国际局势等都可能打破惯性节奏。
03
四季度是风格主线转换的窗口期
不少机构认为,四季度也是风格主线转换的窗口期,最近“老/中/小登”的理念之争关注度也非常高。
东吴证券认为,从过往的季节效应来看,四季度资金风格通常会迎来切换。前几个季度上涨的主线延续跑赢的概率较低。市场参与者选择对前期盈利的板块进行获利了结,并在四季度调仓进入偏防御性的板块以稳定当年收益率。
A股休市期间,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可以参与?
资料参考:天风证券,华泰证券。风险提示:以上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均为R4(中高风险),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T+0特别风险提示:港股通科技ETF基金、恒生医药ETF、港股通金融ETF、纳斯达克ETF、标普ETF、日经ETF均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港股通科技ETF基金、恒生医药ETF、港股通金融ETF均为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
双节快乐,戳原文查看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