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30 11:09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彭博社近日撰文称,在中国,从沃尔玛、物美到盒马鲜生等主要连锁超市纷纷调整策略,通过精简库存、力推自有品牌商品(即零售商自主开发的品牌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回归。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百强连锁运营商销售额同比持平,但门店数量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超市借鉴德国Aldi、Lidl等国际折扣店以及亚马逊旗下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在新加坡推出的平价子品牌“365 by Whole Foods Market”的运营经验,试图通过高性价比策略赢得市场。
自有品牌商品通常绕过传统分销渠道,简化包装以降低成本,因而能以低于同类品牌产品的价格销售,同时保持甚至超越品牌商品的质量。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虞坚指出:“中国消费者对价格愈发敏感,对‘物有所值’的追求更加强烈,这为折扣模式创造了巨大需求。”
彭博社报道称,沃尔玛于9月在深圳开设了第四家“社区店”,主打“值得信赖的品质”和“令人心动的价格”,目标客群为中产阶级。这类门店面积小于传统大卖场,布局更简洁,货架上摆满了自有品牌Marketside的商品,从泡芙到售价9.99元的葡萄汁,种类丰富。
物美集团在北京推出平价超市,盒马鲜生旗下折扣连锁品牌“超和算NB”已拥有300家门店,其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达60%,并计划加速扩张。中国第四大连锁超市永辉则借鉴精品超市“胖东来”模式,通过优化运营和强化自有品牌吸引顾客。
与此同时,德国折扣品牌奥乐齐(Aldi)2024年在中国销售额翻倍,成为百强连锁中增速最快的品牌,并计划向上海以外的城市拓展。会员制商超山姆会员商店则依托自有品牌推动沃尔玛中国整体销售增长,成为行业亮点。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超市的转型是提振低迷零售业的最新尝试。尽管电商平台承诺30至60分钟极速配送,对实体超市构成压力,但平价商店仍具备增长潜力,前提是能提供全面的服务体验。
虞坚表示,自有品牌的兴起将倒逼知名品牌提升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但那些无法实现差异化的中小品牌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