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老登股”与“小登股”之争,你站那一边?

2025-09-30 11:27

(来源:郭二侠说财)

在A股历史上,上证指数仅有157个交易日收在3800点以上,而今年已经出现了28个这样的交易日,这无疑表明市场正处于牛市之中。

本轮牛市和前两轮牛市最大的不同是,A股市场出现了“老登股”与“小登股”之争,生动反映了2025年市场的极致分化现象。

“老登股”与“小登股”的争论始于2025年9月初的一场交锋。当时,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公开质疑市场对AI算力龙头“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超过250亿元的预测,认为其过于乐观且线性外推的逻辑不合理。

随后,一位国盛证券的年轻分析师在社交平台上用“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直接回怼。这句带有强烈情绪和代际冲突色彩的话语迅速出圈,使得“老登”和“小登”从网络梗演变为A股投资风格对立的符号。

此后,争论不断发酵,其背后是市场表现的极端分化:

“小登股”狂飙突进,以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大幅上涨。例如CPO(光模块)领域的“易中天”组合(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在2025年涨幅惊人,寒武纪的股价甚至一度超过茅台,成为A股“股王”。

以“小登股”为代表的科创50ETF(588000),今年累计涨幅已达50%,其前十大重仓股如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等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均是今年A股市场的领跑者。

相比之下,“老登股”则深陷困境,白酒、地产、煤炭等传统行业龙头持续下跌。万得白酒指数在2025年下跌了5%,许多相关个股的跌幅更大。即便一些公司基本面稳健(如伊利股份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1.78%),其股价依然表现疲软,出现了业绩与股价的明显背离。

这场争论和市场分化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投资哲学的根本差异:这是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理念在A股的一次激烈碰撞。“老登”们信奉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注重当前现金流、安全边际和分红回报,追求“价格低于价值”。而“小登”们更偏向费雪式的成长投资,关注企业的未来增长潜力和技术颠覆性,愿意为未来的“市梦率”支付高溢价。

2. 宏观与产业趋势的驱动:

科技浪潮与国产替代,AI技术的爆发性发展、国产替代的强烈预期以及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倾斜,为科技成长板块提供了强大的叙事基础和想象空间。市场相信,这些领域可能诞生能够定义未来行业标准、形成生态垄断的企业。

与此同时,部分传统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例如,白酒行业遭遇“禁酒令”传闻、商务消费收缩、年轻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冲击,其过去依赖渠道压货的增长模式似乎正在失效。

3. 资金流向与自我强化:当“小登股”因资金持续流入而股价不断攀升时,会吸引更多追求短期收益的资金跟风买入,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而“老登股”由于缺乏资金关注,股价持续低迷,甚至出现破净等情况,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进一步引发资金撤离。

这种资金流向的自我强化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两极分化,使得部分板块过热而部分板块过冷的现象愈发明显。

“小登股”集中营科创50ETF(588000)规模已超过700亿元,成为场内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佳的科创宽基ETF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其受资金热烈追捧的程度。

不过投资该基金需注意,科创板因投资门槛高、涨跌幅限制更宽(20%)、退市标准更严格,其股价波动性和流动性风险普遍高于主板。科创50ETF适合希望一键布局中国科技创新龙头,并能承受相应风险的投资者。

从产业演进和国家战略方向看,“小登股”所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确实是经济转型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AI、半导体、机器人等硬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有望诞生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市场给予高估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预演和定价。

面对这种极致分化,理性的做法不是非此即彼地站队,可以考虑分散配置与组合管理,将部分资金配置于覆盖多个科技细分领域的科创50指数,该指数集中覆盖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硬科技”核心赛道,以分散单一赛道风险。

但若完全忽视“老登股”中的优质资产,也可能错失潜在的投资机会。其中一些基本面稳健、股息率较高的公司,已展现出长期配置的价值。当牛市进入第三阶段,资金开始寻找低位板块时,可能会流入滞涨的“老登股”,从而实现共同赚钱,至于等到什么时候现在谁也说不准。

坚持长期视角,短期市场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无论选择哪一类资产,最终股价都会回归企业的内在价值。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