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山海同心促振兴 鲁甘协作谱新篇——山东省在我省挂职干部履职综述

2025-09-30 10:28

  原标题:山海同心促振兴 鲁甘协作谱新篇——山东省在我省挂职干部履职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国顺

  自2024年7月山东省第二批挂职干部到我省以来,协作团队创新实践“一二三四”工作方法,在推动甘肃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经鲁甘两省“双向奔赴”通力协作,呈现出机制更顺、产业更兴、民生更暖、后劲更足的良好态势。

  一套机制管全局:构建协同高效“协作共同体”

  针对协作区县多、资金体量大、力量分散等问题,山东协作团队创新构建“省级统筹、市州联动、区县实施”一体化工作体系,实现从“分散发力”到“攥指成拳”的转变。

  省级层面牵头成立鲁甘东西协作联合工作组,制定7项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联席会议、信息通报、项目会商机制,确保省、市、县三级指挥统一、步调协同。

  市州层面调动全省资源,指导济南、青岛市挂职干部工作组与临夏、定西、陇南三市州精准对接,在产业招引、劳务品牌打造、人才交流等领域统筹推进。其中,济南与临夏共建“济南天桥·临夏永靖产业协作示范园”,青岛与定西确立“11123”工作思路,推动协作任务平稳落地。

  区县层面也充分激发结对主体积极性,将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协作任务落到实处,形成“省级抓总、市州主责、区县冲锋”的工作格局。

  双链协同促升级: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引擎”

  协作团队聚焦甘肃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创新不足等短板,推动“强链延链补齐产业链”与“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双链协同,跳出单一项目帮扶局限,助力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迈进。

  在强链补链上,立足甘肃资源禀赋精准施策。协作团队在定西推动马铃薯精深加工链条延伸,在临夏布局清真牛羊肉精深加工、预制菜生产项目,在陇南文县即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成功试种东方长茄765、爱丽舍10-702等新品种,亩产量突破2万斤;临夏县借助济南1500余万元援助资金建成现代化花椒加工厂,解决了4万余名椒农“晾晒难、卖价低”问题;漳县与山东寿光共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流转土地774亩建成69个现代化大棚,培育“青甜”西红柿等高端品牌,实现从“一车菜”到“亿元产业”的跨越。

  在创新赋能上,设立“山东专家工作联络站”,建立“需求清单+专家库+项目池”机制。渭源县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引进粉木耳、元蘑等适宜品种,建成5个食用菌产业基地,研发木耳脆片、木耳酱等深加工产品,预计2025年食用菌总产值达5483.6万元,推动形成“菌种培育—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全产业链。

  三向发力强支撑:夯实乡村振兴“坚实根基”

  紧盯人才、资金、平台三大关键要素,山东协作团队通过“传帮带”“精准投”“筑巢引”,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协作”转变,为甘肃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人才帮扶“传技育人”。协作团队全力做好70名挂职干部、744名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管理,投入411万元实施教师赋能、医院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等项目,组织培训乡村振兴干部和专技人才6.7万人次;济南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永靖中学,11名优秀教师涵盖多学科,通过“名师带教”“联合教研”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临夏市联合济南举办“河州新花农”劳务品牌培训,聚焦园艺工、电子商务等6大工种,力争就业率超98%。2025年9月,“甘肃省高技能人才能力提升活动”在淄博启动,50余名甘肃技能人才通过专题授课、企业参访提升本领。

  资金使用“精准高效”。两地协作团队管好16.1亿元财政援助资金,确保产业类投入占比超60%,开展资金使用专项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与绩效评估;济南累计投入16.5亿元推动临夏531个项目实施,定西农发行设立2亿元乡村振兴基金,创新“订单农业贷”等产品,累计投放涉农贷款57.72亿元,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平台搭建“聚势赋能”。协作团队推动举办第五届“鲁企走进甘肃”活动,现场签约70个项目、投资106.52亿元;青岛与定西引导落地投资1000万元以上企业102家,实际投资95.5亿元;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定西1887个行政村全部与企业“接对联亲”,通渭金银花、漳县食用菌项目入选全国优秀案例,103家青岛企业在定西投入2.2亿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户致富。

  四项行动重实效:书写协作帮扶“优异答卷”

  围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劳务品牌培育“四项行动”,鲁甘协作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民生成效。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效果明显。临夏发展果、薯、药特色产业,定西打造当归、黄芪中药材种植带,陇南壮大油橄榄产业,武都区“油橄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惠及21万名群众;山东天成定西制药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超15亿元,惠发食品等龙头企业吸纳就业近6000人,带动2.5万户农户稳定增收。

  产业集群建设也得到助力。中草药产业集群引进华熙生物、天成药业等企业,肉羊产业集群以临夏为重点,马铃薯产业集群以定西为核心,形成“一县一业、多业并举”的集群发展格局。

  同时,协作团队在消费帮扶领域积极拓宽推广渠道。深化“甘味”农产品产销对接,“甘味”产品入驻银座集团济南20家商超,山东高速服务区开设“甘味”展区,2025年青岛举办“消费协作月”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帮助销售甘肃农副产品18.19亿元,2025年青岛定西协作推动48.42亿元定西农特产品走向全国。

  在劳务品牌带动就业方面,协作团队协助两省成立“鲁甘产业合作促就业联盟”,建成劳务协作数字化服务平台,拓展淄博—天水等5对劳务协作城市,在鲁设立27个劳务工作站、成立“甘肃农民工服务之家”;2025年开展劳务培训178期,培育“岷归药工”“河州新花农”等特色劳务品牌,济南年均向东部输转临夏农村劳动力1.2万人,培训就业率超70%。

  山海相连,情谊更深;协作同行,未来可期。鲁甘协作团队将继续在两省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持续推进产业协作、人才交流、消费帮扶、劳务合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