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三花智控港、A两市齐涨超8%,机器人风口正当时!

2025-09-29 20:10

9月29日,A股的$三花智控(002050)大涨8.07%,股价创出历史新高,港股的$三花智控(HK2050)亦大涨8.62%。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下旬三花智控登陆港交所以来,其股价持续走强,至今累计涨幅(以发行价测算)超80%,期间A股的三花智控同步大涨,累计涨幅与港股接近。

分析指出,近期人形机器人热潮席卷资本市场,作为特斯拉供应链的三花智控,股价一路飙升至历史最高,也在情理之中。

消息面,马斯克近期公开表态,$TSLA(TSLA)未来“约80%的长期价值”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马斯克还真金白银的大手笔增持特斯拉股票,总价值约10亿美元,这也是他近些年最大规模的公开市场增持。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为马斯克制定了一项要求在10年内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的分阶段目标。马斯克的这一KPI(关键绩效指标)再度催化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节奏,市场的热情也被点燃。

马斯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雄心,早已是人尽皆知。对此不少机构也纷纷看多,德银在一份报告中预计,到2035年,特斯拉来自Optimus的年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Optimus销量将达到20万台。

中信建投研报亦指出,人形机器人T链催化不断,持续看好板块行情。特斯拉预计近期将讨论机器人产量,xAI发布Grok4 Fast,马斯克增持约10亿美元特斯拉股票,T链相关催化不断,股价表现相对强势。

资料显示,三花智控是特斯拉供应商之一,也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Tier1(一级供应商)之一。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早有布局。公司最初选择从机器人零部件入手,曾与绿的谐波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谐波减速器相关产品;2024年年初,三花智控宣布计划不低于50亿元加码机器人业务,具体产品包括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和域控制器等。

随着特斯拉的发力,三花智控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再度拓宽自身的业绩天花板。

事实上,6月份以来,不少机器人概念股腾飞,包括上纬新材(688585.SH)、拓普集团(601689.SH)、中大力德(002896.SZ)、鸣志电器(603728.SH)、昊志机电(维权)(300503.SZ)、众辰科技(603275.SH)等均大涨。

这背后,源于海内外机器人产业链的“全面开花”。

国内方面,日前,号称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09880.HK)子公司UQI优奇与天奇股份正式签订采购合同。后者将采购总价3000万元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该笔采购将于2025年底之前完成交付。加上本次订单,截止目前,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3亿元合同。

此外,独角兽宇树科技的IPO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或有望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其创始人王兴兴表示,公司旗下G1款人形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出货量相对去年有明显增长。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量产的领先者,目前宇树科技年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

王兴兴还表示,人形机器人虽然现在处于行业发展早期,但在未来3年到5年的时间将会加速在行业应用落地,比如工业场景、服务场景以及一些危险场景开始尝试落地和应用。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53亿元,2028年达到387亿元。长城证券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展,海内外多家厂商推出其量产版本产品,并且已有多家厂商产品实现“进厂打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逐步演进,国内方面地方级群效应如长三角、珠三角、川渝逐步凸显,伴随人形机器人软件硬件技术路线逐步收敛,带来成本持续走低性能稳步提升,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持续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亦表示,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的涌现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目前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

结语——

产业端的繁荣、叠加券商的摇旗呐喊,给港、A两市的机器人概念股增添了人气,板块走势强劲。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关于人形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仍处于探索的早期阶段,技术路线比较发散。目前行业整体还属于题材驱动的阶段,尚未迎来业绩爆发的拐点,后续行情如何尚有不确定性。

作者:飞鱼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