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创新打造“保险+科技+文旅”模式,平安为9452株古树名木“上保险”

2025-09-29 11:49

9月29日,以“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广州启动。

今年3月15日,我国首个《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自2022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让古树名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一寸光阴一寸年轮,古树历经百岁方能长成。作为四川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中国平安日前在成都举行“平安古树名木守护行动”,为9452株古树名木捐赠总保额超1.7亿元的专属风险保障。同时,中国平安还开展“跟着古树去旅行”的文旅主题活动,邀请广大市民一起成为“绿色历史的守护者”,用行动传递生态之美。

科技赋能  护航古树名木健康

古树名木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不仅记录了大自然的变迁,也是承载华夏文明历史文化记忆的“绿色活化石”。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指的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目前,成都共有9452株古树名木,其中不乏树龄2000年的古树。

平安为成都古树名木捐赠超1.7亿元的专属风险保障。

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害等风险随时可能对古树的生长造成挑战。成都市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刘芳玲介绍,古树名木保护有很多环节,以她所负责的个体健康体检和健康监测环节为例,每年需要为500-600株古树名木提供健康检测保护。“给古树做健康检查,就像医生对病人进行体检诊断一样。很多古树的树龄较大,多少都会有一些‘身体状况’。”

作为“古树医生”,刘芳玲通过对古树的外观进行评估检测,观察古树的生长状况,是否有病虫害、空洞枯枝以及雷击损伤等,还会利用仪器对树干内部进行检测,预测是否有折断的风险。“还要对土壤进行检测,看土壤的营养成分是否适合古树生长。”

“跟着古树去旅行”四条精品旅游路线发布。

在古树名木保护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古树名木守护人”时常会遇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需要面临各种风险点。给古树“上保险”,为“守护人”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为更好地守护古树名木这些绿色“活化石”,中国平安积极发挥保险保障天职为古树名木提供充分保障,运用科技力量为古树名木管护提供实时监测、预警、防范风险。据悉,本次平安产险为成都9452株古树名木提供1.7亿元风险保障,将为古树名木的救治、修复提供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护救治赔款资金支持。同时,若因古树倾倒、折断等导致第三方人身或财产损失,平安也将依法承担保额内的赔付责任,切实为古树名木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险。

2025年,平安向翠云廊保护中心捐赠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古树保护与修复。

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曹阳表示,本次平安产险为成都市古树名木打造了“保险+科技+文旅”服务模式,除提供风险保障外,在科技赋能方面,依托平安自研鹰眼系统,提供雷达气象和地面站点等三位一体化气象监测,可以通过短信推送灾害预警信息,AI电话提示,提供灾前精准预警服务并匹配防灾指引,便于巡护员快速应对灾害预防。

金融助力  带动绿色经济发展

幽幽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名刹长松寺……成都市大部分古树名木集中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千年人文景点。在成都的著名人文景点杜甫草堂内,一雄一雌两株千年古银杏树不仅伴随了古今文人墨客泼墨挥毫,还见证了巴蜀大地千百年的世事变迁。秋意渐浓,树影婆娑,时而飘落几片金黄的银杏叶,像是两位慈祥的“老者”赠予游客的金秋手信。

据悉,上述两株杜甫草堂的千年古银杏树,已成功入选成都古树名木旅游线路之一。随着国庆中秋假期的到来,两株千年古树将迎来更多游客的参观打卡。曹阳表示,平安开展了“跟着古树去旅行”文旅主题活动,首期发布䢺江镇大鹏村“太鹏鲸柏”、都江堰普照寺古树群等四条精品旅游路线,同步在“平安好车主”APP上线旅游打卡活动,覆盖超2.51亿注册用户。希望通过古树地标带动古树周边旅游活力,提升广大群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让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深入人心。

为成都近万株古树“上保险”的公益活动,只是中国平安在全国系统性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以来,中国平安在全国持续开展“古树名木守护行动”,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大文章。2024年,平安启动“我为古树上保险”计划,创新推出古树名木救助保险,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常态化机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安已在全国为超过2万棵古树名木提供风险保障超3亿元,覆盖广东省江门市小鸟天堂、山西五台山、四川广元翠云廊(剑阁段)等多个古树名木聚集地。2025年7月,中国平安还启动了古树健康管理计划,通过设立专家组、开展古树体检和风险预防,建立科学保护体系,持续践行绿色金融理念。

翠云廊古柏群。

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崔剑斌介绍,2024年,平安创新开发出古树保险产品和服务,为翠云廊(剑阁段)的7803棵古柏捐赠了总保额超5930万元的古树名木救治综合保险,为这群“蜀道古柏”披上了平安“盔甲”。2025年,平安再向翠云廊保护中心捐赠30万元专项资金,定向用于翠云廊古柏群的科学保护与修复工作,以实际行动守护这片跨越千年的绿色瑰宝。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有生命的文物”。中国平安表示,未来将持续探索“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守护“绿色的国宝”,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科技赋能风险减量与保险服务,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平安力量。

文/赵冬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