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北京爱心大使 | “探秘英雄汪” 公益活动

2025-09-29 16:12

探秘英雄汪

北京爱心大使公益活动

搜救犬的“英雄故事”

爱心大使 温暖互动

持续公益事业

提到狗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日常里蹭手求贴贴的暖心陪伴,还是屏幕里在废墟中穿梭、嗅探生命信号的勇敢身影?

近期,北京一场名为 “探秘英雄汪” 的公益活动,让大家近距离触摸到了 “搜救犬” 的热血与温柔 —— 招募海报刚发出 4 小时,就有近 100 位爱心人士报名,热度直接拉满!

为了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好好感受搜救犬的训练日常、倾听它们的 “英雄故事”,原本仅 1 天的活动特意加场至 2 天。最终,82 位爱心大使走进搜救犬基地,亲密互动、观摩训练,解锁了与 “英雄汪” 相处的特别时光~

PART.01

搜救犬的“职业日常”

在基地的清晨,阳光洒在草坪上时,一只名叫 “卧龙” 的金毛搜救犬正摇着尾巴,在训导员身边蹦跳着迎接前来的志愿者们。没有刻意的安排,大家自然而然地围拢过来,轻轻抚摸它柔软的长毛,有人拿出手机和它合影,还有孩子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它的爪子 ——“卧龙” 温顺地低头,把脑袋凑向人们的手心,瞬间拉近了人与搜救犬之间的距离。

金毛搜救犬“卧龙”

趁着这份热闹,CRO 的胡教官主动开启了搜救犬科普环节,用轻松的语气向大家介绍搜救犬的 “职业日常”。他提到,全国的搜救犬需要经过严格的能力考核才能获得 “上岗资格”,不同搜救犬还会根据擅长领域划分等级;而它们的工作场景远比大家想象中广泛,无论是雪崩现场的紧急搜救、地震废墟下的生命探测,还是水域救援、广域搜寻,甚至是追踪线索、寻找痕迹,都能看到搜救犬忙碌的身影。

PART.02

如何成为一只搜救犬

现场有爱心大使好奇提问:“活泼又精力旺盛的哈士奇,能不能成为搜救犬呀?” 胡教官笑着给出了肯定答案,但也坦诚分享了背后的小细节 —— 哈士奇虽然体力充沛,但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想要把它训练成合格的搜救犬,花费的时间和人员精力,往往是训练一只金毛的好几倍,不过每只狗狗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有耐心,都有可能绽放 “职业光芒”。

很多人不知道,一只普通狗狗要成长为合格的搜救犬,需要走过漫长的 “修炼之路”:至少 15 个月的专业训练是基础,期间要培养优秀的嗅觉灵敏度、灵活的智力反应、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确保性格温顺无攻击性,对幸存者始终保持高度忠诚;完成训练后,还得通过严格考核,才能拿到 “上岗证书”。

目前我国持证上岗的搜救犬仅有 178 只,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其中能达到国际级标准的一级搜救犬更是稀缺,全国仅有 11 只。而在 CRO 应急搜救犬中心,就有 6 只一级搜救犬,其中一只名叫 “子歇” 的黑色拉布拉多,还曾在国际搜救犬 “世界杯” 赛事中斩获冠军,这份成绩背后,是 CRO 基地多年来对搜救犬培养、训练与实战的坚持。

帅气的搜救犬子歇

没有华丽的宣传,也没有刻意的商业包装,CRO 基地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於应急搜救工作的敬重,也在不断探索搜救犬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而像这样志愿者与搜救犬互动的活动,CRO 会持续开展下去 —— 因为他们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搜救犬的 “职业价值”,也期待能有更多人关注应急搜救领域,为守护生命贡献一份力量。

PART.03

志愿者与搜救犬的互动

逆袭的“豆包”

在北京顺义大韩庄的 CRO 应急搜救犬中心,志愿者与搜救犬的互动远比想象中更有趣。除了温顺的 “卧龙”,其他搜救犬还悄悄展示了 “可爱傍身术”:马犬 “祝融” 嗅觉灵敏到能判断训导员手中食物数量,听到口令还会轻巧跳过志愿者抬起的腿;年长的法国斗牛犬 “豆包” 更是打破偏见 —— 它腿短、耐力弱、嗅觉不算顶尖,曾被认为不适合当搜救犬,但 CRO 训导员用耐心证明,足够的投入能让它逆袭,如今 “豆包” 已是全国 178 只持证搜救犬中少见的法斗,每一次亮相都在诠释 “热爱可抵万难”。

马犬 “祝融”

法国斗牛犬 “豆包” 

公益教学

活动现场不仅有萌犬互动,更有超实用的公益教学。CRO 教官手把手教大家海姆立克急救法,爱心大使两两一组,认真练习 “剪刀、石头、布” 的腹部冲击技巧;孩子和家长还一起动手,用床单或衣物组装简易担架,四人一组配合抬人,模拟救援场景。不少人感慨:“这些急救技能太实用了,居家出行都用得上!”

专业表现

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搜救犬们在模拟救援中的专业表现。第一天下午的废墟搜救,天气闷热无风,人体气味难扩散,对狗狗们是不小的挑战。浅色拉布拉多 “大乔” 接到指令后,在废墟上仔细嗅闻、反复确认,仅用 3 分钟就找到 “受难者”,训导员立刻送上夸赞:“好狗!真棒!” 再递上牛肉干,用情绪与物质奖励给它正向反馈。

后续 4 只狗狗虽需更多时间排查,但都顺利完成任务,尤其是 “子歇”,严谨地排除前四个藏点后精准定位,思路清晰得让人惊叹。而第二天天气转好,5 只搜救犬平均只用 2 分钟就找到目标,又快又准的表现赢得满场掌声。

PART.04

暖心互动问答

搜救事业的坚持

互动问答环节,大家的提问满是对搜救事业的关心:狗狗日常训练累不累?机构运营有哪些难处?训导员和狗狗如何默契配合?退役搜救犬能安享晚年吗?

面对这些问题,CRO 团队坦诚分享 —— 多年来,他们不仅坚持培养搜救犬、冲在救援一线,还研发开放系统,与外界共享搜救信息资源。对他们而言,这早已不是单纯的热爱,而是希望撬动更多社会力量持续投入到应急救援事业中。

毕竟,单靠一个机构、一群人的力量有限,唯有汇聚更多公益之心,才能让民间搜救组织持续发展,未来或许我们真能实现 “持证搜救犬达上千” 的梦想。

CRO 会一直坚持努力,让更多人看见搜救犬的价值,为守护生命护航。

(太古地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