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广州农商银行:金融活水唤醒“沉睡青山”,诠释二十载“两山”路

2025-09-28 18:44

(来源:广州金融)

二十年前在浙江大地的山水间,一个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如种子破土。二十年后这颗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广州落地生根。以生态公益林为例,广州持续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全市超260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占林地总面积60%以上,让道成网、山连城,形成了真正的“绿满广州”、“绿美广州”。

作为扎根本土的金融主力军,广州农商银行紧扣“两山”理念、“绿美广州”战略部署,深度联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首创推出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产品“金米林易贷”,这款产品以“生态资产变信贷资本”的创新逻辑,既破解了林农小微“融资难、缺抵押物”的痛点,更打通了“生态保护—资金注入—产业增收”的闭环,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注入绿色金融动能。

模式创新

“金融活水”唤醒“沉睡青山”

长期以来,公益林采伐和开发利用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其木材不能进行商业性采伐利用,其林木资源不能进行转让、抵押、融资,导致大量公益林成为难以盘活的“沉睡资产”。林农手中最核心的“生态资产”无法作为传统抵押物,即便每年能获得政府发放的补偿资金(广州年投入超3亿元),也因资金分散、周期固定,难以满足扩大生产的即时需求。

广州农商银行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实施方案》《广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实施方案》等政策为支撑,深入乡村调研,创新推出以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作质押的“金米林易贷”融资模式,贷款手续简便,无需林农提供房产抵押,仅需近2年公益林补偿金收入账单以及最近1年当地林业部门出具的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名单或者村集体出具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证明即可申请贷款,最高可达50万元。这一设计既利用了政策赋予的生态收益权,又充分发挥财政补偿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盘活“沉睡资产”,让绿色金融真正“接地气、惠农户”。

金融诠释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在广州市从化区东北部的青山翠谷间,国家级水利工程黄龙带水库正上演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这座国家级水利工程不仅承担着灌溉、防洪的重要职能,更通过“生态+农旅”模式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当地村民徐女士就是受益者,其通过向当地游客销售荔枝干、龙眼干等农副产品,家庭年收入显著提升。今年9月徐女士急需资金用于经营扩张,但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难以获得融资。广州农商银行知悉后,结合徐女士生态公益林承包者的身份,为其推荐了“金米林易贷”,成功将每年8800元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收入转化为17万元贷款资金,帮助徐女士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这种 “生态+农旅+金融”模式,实现了“生态保护—资金注入—产业增收”的闭环,成为了“百千万工程”中“保生态、促增收”的典范。

截至2025年9月,广州农商银行自2021年广州市首笔“金米林易贷”落地以来,已在广清接合片区、从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百千万工程”重点区域实现深度覆盖,累计为41户林农及小微林企提供超300万元信贷支持,以金融之力助力“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风轻日暖,万木葱茏,林城相依,山河滴翠。未来,广州农商银行将继续秉承支农支小发展定位,不断深化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金融支持,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农商力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