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惠及超31万学生

2025-09-29 09:04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讯【记者 谭乐之】

2025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近日,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中国平安联合主办的“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总结展望会暨科学家见面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实施6年来取得的成果——项目覆盖全27个省份的1058所乡村小学,惠及超31万学生与2万乡村教师。

会议举行了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专家团聘任仪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顾秀莲为首批专家团专家颁发聘书。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卫国指出,基金会与中国平安坚持普惠原则,做实公益平台,聚焦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将优质科学教育资源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面向未来,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将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培育科学核心素养,探索科学教育公益新模式,加强与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的协同合作,促进学生拥有更广阔的眼界、更开阔的思路、更开放的观念、更专业的特长。

中国平安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黄宝新指出,中国平安坚持将“金融+科技”优势转化成服务国家、温暖社会的“实招”。期待更多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与中国平安一道搭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科学教育公益生态圈,汇聚更多力量为乡村孩子“加油”。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强调,科技创新的根基在教育,科普教育是连接科研与青少年的重要桥梁,是培育科技创新土壤、促进城乡科教资源均衡、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陶晴对项目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她说,6年来,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在云南稳步推进,不仅捐赠科学教育物资,还资助云南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帮助云南广大师生极大提升了科技素养。

会上,2025-2026年度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启动,将通过打造“一个科普讲师团”、落地“一批线下公益科普活动”、制作“一系列真实场景公益科普视频课”、研发“一套基于真实场景的科普资源包”四个一行动,为青少年科学教育注入新动能,提供“知行合一”的科学教育探索路径。

据悉,作为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公益项目的发起单位之‌一,‌中国‌平安从1994年捐建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以来,持续建设并维护119所希望小学,并逐步形成校园硬件维护、课程培训、奖助学金、支教行动、夏令营等平安教育公益“五大工程”。每年超千名平安员工和外部爱心人士报名参加平安的公益支教行动,线上通过远程科技课程覆盖超3000万人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