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8 21:48
1、CXO 细分赛道和供需关系分析
1.1 CXO 细分赛道全景图分析
医药合同外包服务行业包括医药研发外包(CRO)和医药研发生产外包(CDMO)两大 赛道。其中:CRO 服务于从早期药物发现到新药注册申报的整个研发流程,根据阶段不 同可以分为药物发现 CRO、临床前 CRO、临床 CRO 等不同环节,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 于药物发现、药理药效、药动药代、安评毒理、生物分析、临床试验监测、临床现场管理 (SMO)、数据统计等内容;CDMO 服务于研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的药品研发生产流程, 根据项目类型不同,可以分为小分子 CDMO 和大分子 CDMO 两大方向,近年还衍生出 CGT、ADC、多肽、寡核苷酸等新分子方向。
CRO 市场景气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3 年全球 CRO 市场规模为 821.1 亿美元, 预计 2023-2026 年市场规模将以 9.0%的年复合增速提升至 1,064.5 亿美元,2023 年中 国 CRO 市场规模为 848.3 亿人民币,预计 2023-2026 年市场规模将以 9.9%的年复合增 速提升至 1,126.5 亿人民币。具体而言,药物发现、临床前 CRO、临床 CRO、安评等细 分方向具备不同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期。 CDMO 市场景气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3 年全球 CDMO 市场规模为 797 亿美元, 预计 2023-2028 年市场规模将以 16.1%的年复合增速提升至 1,684 亿美元;2023 年中国 CDMO 市场规模为 859 亿人民币,预计 2023-2026 年市场规模将以 19.4%的年复合增速 提升至 2,084 亿人民币。具体而言,小分子 CDMO、大分子 CDMO、ADC、TIDES 等细 分方向具备不同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期。
1.2 需求:海外融资略有波动,国内融资触底回升
海外融资略有波动,和降息节奏密切相关。CXO 行业本质上属于“卖水人”商业模式, 其景气度和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高度相关。根据医药魔方统计,2024 年海外创新药融资 金额达到 537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26%;2024 年海外创新药融资事件达到 890 例,同比 增长约 4%。2025 年 1-8 月海外创新药融资金额达到 226 亿美元,同比下降约 36%;2025 年 1-8 月海外创新药融资事件达到 489 件,同比下降约 16%。我们认为,海外融资和美 联储降息节奏密切相关,2022 年以来利率持续位于高位,导致创新药融资出现断崖式下 降,2024 年美联储启动降息后,海外融资情况曾经略有改善,后来随着降息预期延后, 导致 2025 年 1-8 月海外融资情况略有回落。
美联储有望进入降息周期,海外需求景气度复苏在即。美联储加息/降息可以影响融资成 本,进一步影响生物医药等风险行业的景气度。XBI 指数为纳普生物技术行业指数,可以 用来反映生物技术行业的景气程度,2019 年美联储降息推动 XBI 指数大幅上涨,2022 年美联储加息推动 XBI 指数大幅下跌。中国 CXO 龙头服务全球生物医药公司,和 XBI 指数高度正相关,以申万医疗研发外包指数为例,2019 年美联储降息推动指数大幅上涨, 2022 年美联储加息推动指数大幅下跌。2025 年 9 月 18 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 目标区间下调 25 个基点到 4.00%至 4.25%区间,这是美联储 2025 年第一次降息,根据 美联储点阵图预测,2025 年内有可能还有两次降息,正式进入降息周期,我们认为海外 需求景气度有望显著复苏。
国内融资触底回升,行业需求复苏在即。根据医药魔方统计,2025 年 1-8 月国内创新药 融资事件 273 件,同比下降约 4%;2025 年 1-8 月国内创新药融资金额 77.50 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 89%,其中一级市场融资金额 26.16 亿美元,同比下降约 7%,二级市场融资 金额 51.35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304%。我们认为,2021 年国内创新药融资见顶以来, 已经经历过连续 3 年大幅下滑,2024 年融资金额甚至跌至 2017 年同期水平,2025 年国 内创新药融资已经开始触底回升,其中二级市场融资已经率先恢复,考虑到一二级市场具 备联动性,我们预计一级市场融资情况有望跟随改善,国内行业需求复苏在即。
关注港股回暖和 BD 出海,有望促进国内需求恢复。2025 年以来港股生物医药行业涨幅 领先,带动港股 IPO 和再融资回暖,根据 iFind 统计,截至 2025 年 9 月 20 日,2025 年 港股医疗保健行业累计募集资金 746.02 亿港币,基本已经恢复至 2020 年同期水平,其 中首发募集资金 240.96 亿港币,配售募集资金 504.84 亿港币。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 BD 交易总金额创新高,企业具备自我造血能力。根据医药魔方统计,近年来中国创新药 BD 交易总金额保持大幅上涨趋势,其中 2025 年 H1 中国创新药 BD 交易总金额 627 亿 美元,已经超过 2024 年全年总金额并创历史新高,而 2025 年 H1 全球创新药 BD 交易 总金额为 1336 亿美元,中国创新药 BD 交易总金额占比已经达到 47%。
1.3 供给:龙头公司重新进入扩张周期,中小公司加速出清
CXO 龙头正在从收缩周期进入扩张周期。从供给侧来看,2023 年以来 CXO 行业开始进 入收缩周期,国内 CXO 龙头公司的员工人数和资本开支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以药明康德 为例,员工人数从 2022 年最高 4.44 万人减少至 2025 年 H1 的 3.78 万人,资本开支从 2022 年最高 99.66 亿元回落至 2024 年的 40.03 亿元,2025 年 H1 资本开支为 21.02 亿 元。随着行业需求复苏,龙头公司有望重新进入扩张周期,例如:药明康德预计 2025 年 资本开支达到 70-80 亿元(参考公司官网投关材料),药明生物预计 2025 年资本开支约 为 53 亿元(参考公司公告投关材料),均同比 2024 年有显著提升,这也展现出龙头公 司对于市场需求修复的信心。
中小 CXO 有望陆续退出,竞争格局有望向头部集中。和龙头公司相比,中小公司将面临 更大竞争压力,经过我们不完整统计,2021 年以来 IPO 失败的 CXO 公司超过 10 家,大 部分公司收入体量不到 5 亿元,行业周期底部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多以国内业务 为主,基于国内订单价格承压的内卷环境,我们推测这些公司大部分面临竞争压力。根据 诺思格、博济医药等上市公司调研公告反馈,目前订单价格体系已经处于底部区间,中小 企业存在运营困难、降薪裁员甚至停业清算等问题,我们推测中小 CXO 有望逐步退出市 场,行业竞争格局有望向头部集中。
2、CDMO:布局新兴赛道,高景气度持续
2.1 业绩复盘:CDMO 龙头公司业绩普遍已经改善
CDMO 龙头公司业绩普遍已经改善。从季度业绩复盘来看,2024 年 Q4 以来 CDMO 龙 头公司业绩普遍开始边际改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CDMO 公司普遍海 外收入占比较高,2024 年以来海外投融资需求已经率先修复,新签订单已经开始改善, 逐步转化到 2025 年的报表层面;2)CDMO 商业模式独特,龙头公司普遍拥有丰富的项 目储备和完整的漏斗结构,项目管线自带放大逻辑,即便阶段性新签项目数量面临挑战, 但是现有项目的推进同样可以带动业绩增长;3)受益于多肽、ADC 等新分子需求旺盛, CDMO 龙头普遍已经开始布局这些新兴赛道,带动相关业务实现持续高增长,以药明康 德的 TIDES 业务和药明合联的 ADC 业务最为典型。
2.2 订单跟踪:CDMO 龙头公司订单从 2024 年开始加速
CDMO 订单 2024 年开始加速,2025 年延续良好表现。CDMO 龙头公司普遍海外收入占 比较高,考虑到 2024 年海外需求情况已经开始复苏,CDMO 龙头公司订单已经开始加速, 逐步传导至 2025 年报表层面,同时 2025 年上半年订单延续良好表现。以药明系公司为例:药明康德 2024 年在手订单约 493 亿元,同比增长约 47%,2025 年 H1 在手订单进 一步增至 567 亿元,同比增长约 37.2%;药明生物 2024 年未完成订单为 184.9 亿美元, 扣除默沙东疫苗订单后开始回升,2025 年 H1 未完成订单进一步增至 203.4 亿美元;药 明合联 2024 年未完成订单为 9.91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71.2%,2025 年 H1 未完成订单 进一步增至 13.29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57.9%。
2.3 CDMO 商业模式稀缺,项目管线自带放大逻辑
CDMO 商业模式自带放大逻辑。CDMO 商业模式独特,很多项目从临床前开始合作,一 路陪伴客户从临床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最后到商业化上市,整个过程保持较强的客 户粘性,并随着项目的临床进展订单量实现逐级放大。因此,我们认为 CDMO 受外部投 融资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即便阶段性新签项目数量面临挑战,但是凭借现有项目的推进 同样可以带动业绩增长。根据我们统计,国内 CDMO 龙头企业普遍已经形成良好的项目 储备和漏斗结构,临床前阶段、临床早期、临床后期、商业化阶段等项目数量分布合理, 具备持续增长势能。
以药明系 3 家公司为例,其独特的跟随&赢得分子战略确保公司保持良好的项目漏斗结构, 研发管线储备丰富,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1)药明康德:截至 2025 年 H1,小分子 D&M 管线总数达到 3,409 个,包括 76 个商业化项目,84 个临床 III 期项目,368 个临床 II 期 项目,2,881 个临床前和临床 I 期项目;2)药明生物:截至 2025 年 H1,公司临床前项 目 429 个,临床 I 期项目 259 个,临床 II 期项目 85 个,临床 III 期项目 67 个,商业化项 目 24 个;3)药明合联:截至 2025 年 H1,公司药物发现项目数量 858 个,临床前项目 数量 122 个,临床 I 期项目数量 66 个,临床 II 期项目 17 个,临床 III 期项目 19 个,商 业化项目 1 个,PPQ(工艺验证)项目 11 个。
2.4 布局新兴赛道,持续享受高景气度
把握新兴赛道机遇,持续享受高景气度。当前 CDMO 行业市场景气度最高的赛道包括 TIDES 和 ADC 两大方向:1)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3 年全球 TIDES(含多肽和 寡核苷酸等)CRDMO 市场规模为 55 亿美元,预计 2032 年市场规模可以增长至 373 亿 美元,2023-2032 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23.8%;2)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2 年全球 ADC 及更广泛偶联药物 CRDMO 市场规模为 15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 可以增长至 110 亿美元,2022-2030 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28.4%。
聚焦中国市场,新分子 CDMO 市场显著高于传统分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2025 中国医药 CDMO 行业发展洞察蓝皮书》,小分子 CDMO、大分子 CDMO、CGT CDMO、 ADC CDMO、多肽 CDMO 等细分赛道面临不同的景气度,其中大分子景气度明显高于小 分子,CGT、ADC、多肽等新分子 CDMO 景气度明显高于传统分子。以多肽市场为例, 2018-2023 年期间中国多肽 CDMO 市场规模从 10 亿人民币增长至 36 亿人民币,年复合 增长率达到 28.2%,预计 2023-2028 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0%。
国内 CDMO 龙头公司加速布局新分子方向。根据我们统计,目前国内 CDMO 龙头企业 多数已经开始布局多肽、ADC 等新分子业务,其中药明康德的 TIDES 业务和药明合联的 ADC 业务增长最为显著。1)药明康德:2025 年上半年 TIDES 业务收入 50.3 亿元,同 比增长 141.6%;截至 6 月底,TIDES 在手订单同比增长 48.8%;2)药明合联:专注于 偶联药物,截至 2025 年 H1 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达到 13.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57.9%; 2025 年 H1 公司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 48.4%。
3、CRO:下游需求复苏在即,拐点可期
我们组建了研究报告知识星球社群,加入后您可以享受以下服务:
1、星球中分享最新、专业、深度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投行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公司研报等。报告持续更新;
2、会员可以用提问方式单独获取需要的报告,满足个性化需求;
3、星球中海量研究报告PDF高清版,无限制下载;
4、4000+会员使用的研究报告宝库值得您信赖;
业务咨询、商务合作:136 3162 3664(同微信)
温馨提示
应广大粉丝要求,「报告研究所」成立了报告交流群,欢迎各位公司、企业、投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基金、创业者朋友加入!
这里能且不限于:“每日分享多篇研究报告、行业交流、报告交流、信息交流、寻求合作等......”
入群方式:添加助理微信【touzireport666】,发送「个人纸质名片」或「电子名片」审核后即可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