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9 06:56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行业巨头中国通号(688009.SH)又中标了重大项目。
9月25日晚,中国通号披露,2025年7月、8月,公司在铁路市场共中标四个重要项目,中标金额合计为13.6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5年1—8月,中国通号中标重大项目的金额合计约百亿。
中国通号订单饱满。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合同负债达百亿,同比增长27.01%。
频频重大项目,与中国通号较强的实力相关。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2023年、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均超过20亿元。公司称,其坚持自主创新,拥有 5500多项注册专利,实现列车运行控制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的100%自主化。
中国通号的盈利能力较强且总体稳定。2016年至2024年,年度盈利均超过30亿元。
顺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中国通号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军低空飞行、无人机等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极。
铁路市场又中标四个大项目
在重要的铁路市场,中国通号又“拿下”四个重大项目。
根据最新公告,2025年7月至8月,中国通号在铁路市场共中标四个重要项目,即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四电及相关工程TYRD标段项目、富裕至嫩江至加格达奇铁路改造工程FJSGZH-2标段项目、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广东段)四电及相关工程HZGDSG-4标项目以及包白线通信设备大修、瓦窑坝站、高家村站、石门村站、西斗铺站、艾不盖站、乌兰胡同站、白云鄂博站信号设备大修项目。
公告称,以上项目已中标公示,因涉及相关手续办理,尚未与招标人签订相关正式合同。
中国通号表示,以上项目中标金额总计约为13.6亿元,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19%。因为上述项目跨年分期实施,对2025年当期业绩影响有不确定性。如果以上项目签订正式合同并顺利实施,在项目执行期间预计对公司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公告显示,2025年初以来,中国通号基本上每两个月就公布中标重大项目情况。
2025年1月至2月,公司在轨道交通市场共中标8个重要项目,其中铁路市场4个,城市轨道交通市场4个,中标金额合计为34.18亿元。3月至4月,公司在轨道交通市场共中标11个重要项目,其中铁路市场8个,城市轨道交通市场3个,中标金额总计约为37.89亿元。5月至6月,公司在轨道交通市场共中标7个重要项目,其中铁路市场5个,城市轨道交通市场2个。以上项目中标金额总计约为14.31亿元。
综上,2025年1—8月,公司中标的重大项目金额合计为99.98亿元。
上述中标只是中国通号中标的重大项目。当然,上述中标项目是否能全部完成正式的合同签署,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通号累计新签合同总额 175.68亿元,截至2025 年上半年末,公司在手订单1175.63亿元。
在手订单1175.63亿元,是中国通号2024年营业收入的3.6倍。这意味着,在手订单,能够保障公司至少3年的正常经营。
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通号合同负债100.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8.93亿元增加21.32亿元,增幅为27.01%。
实现产品100%自主化
中国通号能够频频中标重大项目,与公司技术突出、产品自主化等优势相关。
中国通号是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为中国国铁集团、18个铁路局和50多个城市以及诸多厂矿企业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产品和服务,被称为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专家。
据披露,中国通号为中国绝大部分已开通运营的高铁提供核心列控技术和装备,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40%左右市场份额,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集成、产品、施工等全产业链业务覆盖全国80%以上的已运营及在建线路,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超高的市场份额与领先的技术相关。中国通号称,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拥有5500多项注册专利,实现列车运行控制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的100%自主化,推动高铁、普铁、地方铁路等全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到的新型轨道交通控制技术、列车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等技术领跑同行业。依靠世界领先的综合研发实力,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核心技术,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并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中国通号先后参建国内重大高铁项目建设,深度参与6次国家铁路大提速,拥有长里程、高海拔、高寒地区、万吨重载等多种项目经验,多个项目创下国内乃至世界“第一”。
中国通号持续加码研发。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8.74亿元、20.38亿元、20.38亿元,连续两年超过20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8.49亿元,同比增长7.60%。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通号有4927名员工从事科技研发工作,占员工总人数的 25.70%。
近年来,低空经济备受市场关注,中国通号也顺势而为,进行积极布局。
中国通号称,公司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进入低空经济新赛道,构建低空空域管控、无人机制造、服务运营“三业一态”产业格局。随着低空经济相关行业发展及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深入推进,预计未来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