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联通60亿服务器集采落定:国产算力占比超90%,“自主可控”成主流!

2025-09-28 12:16

5G通信

数十万5G与信息领域关注者的头部科技媒体

中国联通2025年通用服务器集采的结果公之于众时,业界的目光不应仅仅停留在新华三斩获最高份额的商业战绩上。这份总额超过60亿元的大单,真正的核心看点在于一个惊人的数字:无论是从采购数量(超90%)还是采购金额(近89%)来看,国产算力服务器均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文  云坪/5G通信

这不再是趋势的预演,而是格局的定鼎,标志着中国运营商的算力基础设施,正在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姿态,全面转向“自主可控”。

  • 采购总额:

     超过60亿元人民币。

  • 总采购量:

     87,020台通用服务器。

  • 国产化率:

     按数量计超过90%,按金额计约88.8%。

  • 国产CPU服务器规模:

     78,395台(海光30,245台,鲲鹏48,150台)。

  • Intel CPU服务器规模:

     8,625台。

  • 最高份额厂商:

     新华三(H3C)。

  • 联通算力投资:

     2025年预计超过180亿元,同比增长28%。

这次集采被清晰地划分为两个标包,其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标包一,是基于英特尔CPU的服务器,规模仅8625台;而标包二,是基于国产海光(Hygon)和鲲鹏(Kunpeng)CPU的服务器,规模总计高达78395台。这种近乎1:9的悬殊比例,清晰地表明,以英特尔为代表的x86架构在美国技术体系下的产品,在中国运营商的核心采购清单中,已经从昔日的“主力”,沦为“补充”。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则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更残酷的注脚。在英特尔服务器标包中,中标厂商的报价最低仅为预算的60%,即便是最高报价也只有72.7%。这反映出在被挤压的狭小空间里,厂商们为了争夺残存的份额,不惜展开惨烈的价格战。这与国产服务器标包“情况稍好”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当采购的天平发生决定性倾斜时,议价权也随之转移。

对于新华三、浪潮、超聚变等中标的国产服务器厂商而言,这无疑是一场盛宴。它们不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订单,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这种超大规模的部署,其产品将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得到最严苛的检验和迭代,从而加速成熟。中国联通作为最终用户,正利用其庞大的采购体量,扮演着国产算力产业链“首席催熟官”的角色。这正是“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战略从政策走向实践的最有力证明。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并非中国联通一家的孤立行为。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安全”已经成为与“性能”同等重要的考量维度。可以预见,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在未来的服务器采购中,只会遵循甚至强化这一趋势。对于英特尔、AMD等美国芯片巨头来说,它们正在失去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单一市场中,最具战略价值的客户群体。

当然,这场深刻的变革也并非没有挑战。国产CPU在单核性能、软件生态、尤其是在高端AI训练场景下的效率,与英伟达和英特尔的顶尖产品相比,仍存在差距。但联通此次集采的重点是“通用服务器”,这恰恰是国产芯片最容易实现规模化替代的领域。通过“以量换质”,先在通用计算领域站稳脚跟,反哺研发,再逐步向高性能AI计算的“珠穆朗玛峰”攀登,这无疑是一条现实且稳健的路径。

中国联通的这份采购单,是中国数字新基建领域一次“去美化”的明确宣示。它宣告了外资科技巨头在中国运营商市场“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中国庞大的算力投资(仅联通一家今年就预计超180亿元),将主要用于浇灌本土的产业链。一场围绕算力底座的“护城河”工程,已经全面展开。

每天掌握最新5G/6G/通信/科技内容!点下面关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