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从“扩量”到“提质”:深度解读国家能源局新文,看协鑫能科的战略应答

2025-09-28 18:03

(来源:协鑫能科

  近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为我国“十五五”新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明确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效益提升的战略核心,这不仅是行业的风向标,更是对所有参与者提出的新要求。

  细读之下,我们发现,文章所指引的前行方向,与协鑫能科的战略布局不谋而合,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战略共鸣”。

  文章精解 —— “十五五”新能源发展的三个关键转变

  通读全文,理解“十五五”新能源发展的脉络,关键在于把握以下“三个转变”:

发展方式之变:从“单兵作战”到“高效整合”

  文章明确指出,新能源的发展方式正加速向集成应用升级,并重点提到了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型业态。这意味着,孤立的、各自为战的电站模式已成过去式,未来行业的价值高地在于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分散的能源资源进行整合、协同与优化,提升整体的利用效率和系统价值。

发展动能之变:从“资源导向”到“效益导向”

  随着新能源全面迈入市场化,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增发不增收”的行业困境。这标志着,仅仅拥有风光资源是不够的,核心竞争力将转向成本控制、经营效率、市场竞价策略等“软实力”。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和市场博弈,确保每一度电的价值最大化,已成为所有新能源企业的必答题。

发展路径之变:从“单一电力”到“综合利用”

  为缓解电网消纳压力,文章鼓励拓展新能源的非电利用途径。虽然这是更长远的布局,但也预示着未来的能源形态将更加多元。将绿电通过不同形式应用于更广泛的工业、交通领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延伸。

协鑫能科—— 战略布局与政策精准契合

  面对行业从“量”到“质”的深刻变革,协鑫能科早已落子布局,以“能源资产+能源服务”双轮驱动为核心战略,以AI大模型为智慧引擎,这与国家倡导的方向高度一致。

应对“高效整合”之变: “能源服务”是最佳实践

  文章倡导的虚拟电厂(VPP)和“源网荷储”一体化,正是协鑫能科能源服务业务的核心。我们并非仅仅建设和运营电站,而是通过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将旗下的发电资产、储能单元以及广大的用户侧负荷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可观、可测、可控的智慧能源网络。这正是对“集成应用”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践,它将沉睡的能源资产转化为能够主动参与电网调节和市场交易的优质资源。

破解“效益导向”之困: “AI大模型”是核心解法

  如何破解“增发不增收”?协鑫能科的答案是依靠算力而非人力。前瞻性布局能源AI大模型,正是为应对电力市场化而生的“最强大脑”。它能够:

  o 精准预测: 对风光出力和市场电价进行秒级至分钟级的精准预测。

  o 智能决策: 在复杂的电力现货市场中,为我们的资产制定最优的报价和竞价策略。

  o 高效运维: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降本增效。

  可以说,AI大模型是从“资源导向”迈向“效益导向”最坚实的桥梁,是全面市场化的电力系统实现“度电收益最优”的硬核科技支撑。

  国家能源局的纲领性文章,为行业描绘了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于协鑫能科而言,这更像是对既有战略的前瞻性印证。

  “新能源资产”的稳健发展,是响应国家“扩量”号召的基石;而以AI大模型驱动的“能源服务”,则是拥抱“提质”变革的利器。

  双轮驱动,瞄准AI未来。协鑫能科将继续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笃定前行,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贡献协鑫智慧与力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