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科学城提速!6号线支线二期正式开通

2025-09-28 18:03

好消息~

大家期盼已久的

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

正式开通运营啦!

这条全长4.9公里、设碧眼站、虹桥公园站、光明城站三座地下车站,标志着光明区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关键性跨越,为光明科学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线路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配置4列(24辆)4动2拖6辆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时速达120公里。南接在建13号线光明城站,北连6号线支线一期光明站,形成贯通南北的交通骨干。

光明城站为6号线支线二期与在建13号线二期(北延)的双岛式站台换乘站,采用不对称鸳鸯设计搭配专属导向照明,采用双岛式站台设计,空间开阔。

值班站长温仲权介绍:“车站采用‘鸳鸯设计’天花与专属导向照明,未来13号线开通后,乘客可跟随灯光指引轻松换乘。”从A、C出入口步行约5分钟即可抵达光明城高铁站,通过300平方米风雨连廊实现无缝衔接,便捷换乘广深港高铁、赣深高铁,未来还将接入深莞增城际线路,构建高效联动的“高铁+地铁”交通枢纽。

创新动脉

贯通科学城发展主轴

作为支撑光明科学城“一心两区”空间构想的关键交通动脉,6号线支线二期南北贯通,串联起大科学装置区、光明中心区和产业转化区,有效激活沿线创新资源。

中山大学·深圳、深圳理工大学等高校资源与光明生命科学园、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通过轨道紧密相连,形成一条“创新走廊”。这条动脉不仅便捷了科研人员通勤,更促进了知识流动与学科交叉,为科学城建设提供持续支持。

交通枢纽

畅联湾区高校生活圈

轨道交通的延伸,有效弥补了光明东部纵向轨道交通空白,并通过在光明站与6号线、在光明城站与13号线及高铁枢纽实现无缝换乘,构建起“地铁+高铁”的复合交通体系。

自此,光明区与深圳核心区的时空距离大幅压缩,更可快速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这一交通闭环极大提升了光明区域交通便捷性,真正实现了区域内循环畅通与对外辐射力强的双重目标,强化了其作为湾区科创门户的枢纽地位。

价值引擎

激活产业发展新空间

作为支撑光明科学城“一心两区”空间构想的关键交通动脉,6号线支线二期串联光明湖、光明中心区、凤凰城等总部集聚区,显著提升沿线区域可达性与土地价值。

线路将加速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流动,增强区域对总部企业和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为光明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这条“黄金走廊”将成为推动光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融合画卷:串联人文生态科技新名片

碧眼站邻近生态绿地,虹桥公园站对接城市休闲地标,光明城站衔接高铁枢纽与科创平台——三座车站恰似三颗珍珠,串联起光明“人文、生态、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形象。

市民可便捷抵达虹桥公园、光明湖等生态景点,也可快速通达科技馆、创新园区等科创地标,亲身感受科学城的独特魅力。这条轨道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展示光明城市形象的风景线。

科技列车:智慧绿色引领出行未来

本次上线运营的全自动驾驶列车满足GoA4级全自动运行标准,具备自动化运营、自主化决策、故障自愈等功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地铁”。列车同时充分践行绿色理念,采用永磁牵引系统,较传统系统节能20%至30%,结合轻量化设计,整车减重3至4吨,预计每年可节约用电9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吨。在乘客体验方面,通过优化气密性和加强隔音材料铺设,车厢内部噪音显著降低,为市民营造了更为安静、舒适的出行环境,全面体现了“深圳质量”与“双碳”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

6号线支线二期三站的布局

正以“一站一特色”的方式

巧妙呼应了

光明区“人文、生态、科技” 

融合发展的城市新形象

6号线支线二期的开通,标志着光明区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关键升级。随着列车飞驰,一个创新活力迸发、交通便捷高效、产业集聚发展、人文生态和谐的世界一流科学城正加速驶来。

来源:光明区发展和改革局、深圳光明、六号线PLUS

(伟禄集团)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