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2025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动力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2025-09-28 15:22

(来源:我的电池网)

mybattery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动力、瑞浦兰钧、正力新能、楚能新能源等10家企业登上2025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动力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编者按】9月28日,由EVTank、海融网(hirohida.com)、电池网(itdcw.com)、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5年度电池新能源行业竞争力品牌榜单正式出炉。该竞争力榜单于ABEC 2014论坛上首次发布,现已连续发布12届。

“不惟一规模、不惟一产能、不惟一体制”是该榜单多年来坚持的重要评价原则。通过产能情况、产销数据、客户结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综合口碑、公司信用、产品品质、技术实力、经营机制、媒体披露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全面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结合专家评定等定性指标最终筛选出各细分领域产业链十强企业名单。

2025年度的榜单,研究工作组主要对2025年以来中国国内锂电产业链,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及充电桩运营服务企业等八个细分领域,以钠电池及固态电池两条新兴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与评定,目的主要是从多维度客观评价产业链企业的中长期核心竞争实力,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挖掘真正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为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链企业、学术机构等筛选合作对象提供参考。

2025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动力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1、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

企业简介:宁德时代(300750)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回收利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现有产能345GWh,在建产能235GWh,拥有宁德、青海、溧阳、宜宾、北京等十四大国内生产基地,以及德国图林根、匈牙利等国外生产基地,并与Volkswagen、BMW、Volvo、Stellantis、Toyota、Mercedes-Benz、Nissan、吉利、小米、理想、蔚来、上汽、宇通等海内外车企保持稳定的供应关系。2024年,宁德时代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246.01GWh,市占率45.08%;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28.60GWh。

上榜理由:2017年以来,宁德时代连续8年动力电池销量排名全球第一。产能方面,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达到90%,产品供不应求。5月,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双平台上市企业的身份可同时吸引中国内地及海外资本,进一步支持海外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产品方面,宁德时代通过麒麟电池(高密度)、神行电池(超快充)、骁遥电池(混动系)三大技术路线,构建了覆盖纯电、混动、超充、低温场景的完整乘用车产品矩阵,赢得了客户好评。不过,在当前车企纷纷寻找二供、自研电池,以及三元电池市占率进一步下降的背景下,公司市场份额有被逐渐被挤占的风险。

2、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2

企业简介:比亚迪(002594)成立于1995年,次年开启动力电池研发,2017年公司拆分电池业务为“弗迪”品牌。目前,公司电池有效产能508GWh,规划2026年达到600GWh,在广东、青海、陕西、重庆、湖南、徐州等地布局了二十多个生产基地。客户方面,除了保障自供,大部分客户为全球主机厂,公司先后与特斯拉、丰田、PSA、起亚、通用、东风、长安、一汽、小米、三一等国内外车企达成合作。2024年,比亚迪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35.02GWh,市占率24.74%;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70.37GWh。

上榜理由:自有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让比亚迪装机量跻身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第二,除此之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外供比例突破10%,与特斯拉、丰田等国际车企合作继续深化,助力其装机量提升。技术方面,继刀片电池和CTB(Cell to Body)技术后,公司发布的第二代刀片电池系统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充电效率上实现三大突破,再次展现了其深厚的技术实力。海外布局方面,比亚迪在泰国、巴西和匈牙利基地将陆续投产,可辐射东盟、南美和欧洲市场。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比亚迪凭借其技术积累、规模优势和全球布局,其动力电池业务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3、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3

企业简介:中创新航(03931)成立于2007年,2022年于港交所上市,产品涵盖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体系,在国内拥有常州、洛阳、厦门、成都、武汉、合肥、江门等8个生产基地,此外,葡萄牙基地已正式动工,现有有效产能176GWh左右。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广汽、小鹏、长安、零跑、蔚来、奇瑞、东风、吉利、一汽解放、徐工、陕汽、金龙汽车等国内车企。2024年,中创新航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6.48GWh,市占率6.68%;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9.46GWh。

上榜理由:中创新航是国内最早布局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能源企业之一。技术方面,“顶流”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和eVTOL领域;400Wh/kg固液混合电池已完成开发;“至远”电池实现商用车全场景覆盖;全固态硅基体系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430Wh/kg,目前已完成产线建设。业务布局方面,中创新航上半年国内商用车装车量同比增长310%,贡献了新的业务增长极,此外,公司在5月与现代汽车签订了30GWh的供应合同,还获得了大众的定点,进一步拓展了市场。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优异的客户资源,中创新航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地位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4、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4

企业简介:亿纬锂能(300014)成立于2001年,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历经20余年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场景锂电池平台企业。公司致力于“以全场景锂电池方案,加速万物互联”,构建起从材料、电芯、BMS到系统的全体系研发平台。公司目前已形成广东惠州、湖北荆门及武汉、浙江宁波、江苏启东及盐城、四川成都龙泉驿及简阳、云南玉溪及曲靖、辽宁沈阳、匈牙利、马来西亚等13个生产基地。公司现有动力储能电池产能约145GWh。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小鹏、广汽、一汽、长安、零跑等国内客户,以及宝马、奔驰、捷豹路虎等海外客户。2024年,亿纬锂能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8.70GWh,市占率3.43%;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2.21GWh。

上榜理由:产品方面,亿纬锂能深耕电池领域20余年。亿纬锂能消费电池涵盖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及圆柱电池,服务全球一线工业&消费品牌,广泛应用于智能表计、汽车电子、智能安防、智慧医疗、电子雾化器、智能穿戴、电动工具、轻型动力、吸尘器、便携式储能等领域。动力电池涵盖大圆柱电池、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方形三元电池、软包三元电池、BMS及电池系统开发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和工程动力等领域。储能电池涵盖大铁锂电池、方形铁锂电池、圆柱铁锂电池,拥有从电芯、模组、系统到BMS等全方面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在电力储能、家庭储能、通信储能和船港动力等领域。销售方面,公司在大圆柱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产品已进入宝马供应链配套新世代车型,实现了高端市场的突破。全球化布局方面,亿纬锂能正赴港IPO,募集资金以加码海外扩张,通过全球化来寻找新的增长点,摆脱国内市场的“极致内卷”,若上市成功,有望通过海外市场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5.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5

企业简介:国轩高科(002074)成立于2006年,2015年上市,总部位于合肥。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有效产能132GWh左右,拥有合肥、南京、青岛、南通、唐山、柳州、宜春、桐城等电池生产基地,在德国、泰国、越南等海外地区也有布局。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零跑、东风、长安、奇瑞、吉利等乘用车企业,以及华菱星马、江淮汽车、吉利商用车、三一汽车等商用车车企。2024年,国轩高科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25.04GWh,市占率4.59%;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5.48GWh。

上榜理由:国轩高科以磷酸铁锂电池为核心,技术深厚,陆续推出LMFP体系L600启晨电芯、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等产品,全面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技术端,公司固态电池技术领先,准固态G垣电池具备超过300Wh/kg的高比能,目前已上车测试;全固态“金石”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且实验线正式贯通,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及装车测试。全球化布局方面,依托与大众汽车的深度股权合作,公司构建起横跨中、欧、非的全球化生产网络,在磷酸铁锂技术应用及海外市场布局中占据差异化优势,随着海外基地的投产,其全球竞争优势有望持续释放。

6、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6

企业简介:蜂巢能源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常州,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方形、磷酸铁锂短刀、无钴、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等。截至2025年上半年,蜂巢能源有效产能达到100GWh左右,拥有盐城、南京、成都、遂宁、上饶、湖州、马鞍山等国内基地以及泰国等多个海内外生产基地,主要配套客户包括东风、吉利、长城、零跑、欧洲Stellantis集团等。2024年,蜂巢能源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7.36GWh,市占率3.18%;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8.40GWh。

上榜理由:蜂巢能源堡垒越野电池、蜂行短刀电池、龙鳞甲电池、远路电池和固态电池覆盖了动力和新兴领域,完善的“4+1”产品矩阵强有力地支撑蜂巢能源在动力领域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其独创的热复合技术有效适配固态电池路线,目前方形半固态已经获得欧洲某车型定点,计划在2027年开始供应,360Wh/kg软包半固态电池已经获得eVOLT低空飞行器定点,预计年内提交样品,未来公司有望通过固态电池技术开拓新的业务增长极。

7、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7

企业简介:欣旺达动力SEVB诞生于近30年历史的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军品牌欣旺达(300207),是一家集电芯、模组、BMS和PACK产销研于一体的全球领先综合性新能源科技企业,致力于提供场景化的动力电池及储能解决方案。公司是中国四家“全球动力电池一级制造商”之一,全球已部署十一大生产制造基地,分别位于广东惠州、广东茂名、江苏南京、江西南昌、山东枣庄、四川德阳、湖北宜昌、浙江义乌、匈牙利、摩洛哥、泰国。截至2025年上半年,欣旺达电池拥有有效产能100GWh以上,规划产能达到250GWh,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1-2024年,公司位列中国HEV混动汽车锂电池装机量TOP1。2024年公司位列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欣旺达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5.79GWh,市占率为2.89%;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9.07GWh。

上榜理由:在动力领域,欣旺达动力坚持“纯电+混动”并举的战略,其HEV电池包具有超高功率、超低温启动、超长寿命等特性,获得了日产、雷诺、上汽等众多国内外主流车企的认可,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连续四年蝉联中国HEV电池装机量第一,成为混动赛道的领跑者;在纯电领域,公司也同步推出“闪充电池”,最新一代闪充电池4.0峰值倍率达到12C,引领行业超充风潮。在固态电池前沿技术端,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320Wh/kg已完成开发;第二代360Wh/kg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已开始中试试验;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则完成了400Wh/kg产品方案和工艺验证,凭借强劲的技术实力与市场表现,其市场竞争力将有望更上一个台阶。

8、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8

企业简介:瑞浦兰钧(00666.HK)于2017年10月成立,2023年12月于港交所上市,是世界500强企业青山实业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首家企业,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提供解决方案。公司在上海、温州、嘉兴设有研发中心,在温州、嘉兴、柳州、佛山、重庆设有生产基地,在印度尼西亚布局的首个海外电池厂正在建设中。2025年,公司总产能预计可达90GWh。公司客户广泛覆盖上汽、一汽、吉利、东风、宇通客车、厦门金龙、三一、徐工、Stellantis、Volvo等车企。2024年,瑞浦兰钧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2.14GWh;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59GWh。

上榜理由:在动力市场布局上,瑞浦兰钧采取了差异化竞争策略,在商用车赛道,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新能源重卡(7.5%)、换点重卡(18%)市占率进一步提高,此外,针对重卡高频充放等痛点,公司同步推出商用车专用“岁星324Ah Pro”电芯,不断巩固其市场地位。在乘用车赛道,针对插混市场,公司推出问顶54Ah磷酸铁锂电池以“高安全、长寿命、强适配”为核心竞争力,成为目前平台化客户应用最多的产品。在全球化布局上,瑞浦兰钧印尼基地紧邻青山集团镍矿基地,可实现原材本地化供应,可凭借东南亚市场的辐射优势,进一步拓展日韩及欧美市场,未来,公司可通过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继续开拓海外市场。

9、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9

企业简介: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前身为塔菲尔,产品体系覆盖了BEV、PHEV、储能、飞行器电池等多个细分市场。公司目前拥有南京、常熟、东莞等主要生产基地,现有产能25.5GWh,随着江苏常熟10GWh投产,2025年底有望达到35.5GWh,预计到2026年其产能将增加至50.5GWh。公司客户涵盖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广汽丰田、大众等国内外知名车企。2024年,正力新能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9.85GWh;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5.95GWh。

上榜理由:凭借着“海陆空”的差异化战略,2025年上半年,正力新能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接近一倍。具体来看,汽车领域,公司新客户丰田铂智3X、别克GL8插混(陆尊、陆尚)、零跑等销量增长,带动正力新能订单体量被拉大,此外,公司拿下大众中国CSP增程项目的独家定点,未来将进入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安徽大众的供应体系,带来更多机遇。航空领域,今年8月,正力新能研制的航空动力电池,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并实现量产交付。2025年,正力新能成功上市港交所,随着资本的入局,未来凭借其全场景、多路径的技术和产品,其动力电池业务有望实现进一步增长。

10、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0

企业简介:楚能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用户提供一流的整体式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目前已自主创新研发60多款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模组PACK产品。公司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已全部投产,形成超过110GWh产能,规划产能超350GWh。公司动力电池领域客户包含零一汽车、东风汽车、一汽、厦门金旅、三一新能源、北汽、上汽、广汽、长安、零跑等。据不完全统计,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超2GWh。

上榜理由:储能界的黑马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实力也不可小觑,2025年,楚能新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迅速上升,同比增速超过60%,虽然目前总体规模与龙头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但其潜力巨大。截至目前,楚能新能源在动力领域已配套超过30款车型,并陆续获得一汽和东风柳汽的项目定点。同时,在供应链布局上,公司还与贝特瑞新宙邦杉杉股份天赐材料、常州锂源、诺德股份科达利等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覆盖上游材料、结构件和系统集成等多个关键环节,有力推动了全链条深度融合。目前公司宜昌二期即将开工建设,规划80GWh,随着未来与更多知名车企的更深度合作,以及产能的释放,楚能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撰文丨吴辉 肖何等

审校丨张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