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民生证券-通信行业点评:液冷技术再突破,IDC热管理“变纪元”开启-250928

2025-09-28 15:2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研报虎)

微软发布液冷新技术,致力突破IDC功耗。根据IDC圈2025年9月25日咨讯,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在社交媒体宣布,微软团队取得了一项巨大突破:一种使用微流控技术的新型液冷方法,为比传统方法更高效、更可持续、更密集的的数据中心打开了大门。

  液冷技术颗粒度再细化,“直指”芯片内部。本次微软新液冷技术号称为inchip microfluidic,即芯内微流控。其核心在于芯片背面蚀刻出微米级通道,形似人类毛发的细密管网。特制低粘度冷却液通过这些通道,直达芯片发热源头,带走热量为芯片散热。实验室测试显示,微流控热移除效率比冷板高2~3倍,GPU硅芯峰值温升降低65%。我们认为这意味着芯片可稳定高频运行,避免过热降频。此外,采用该项液冷技术后的PUE改善潜力达20%-30%,能够直接削减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微软还提供了一个Teams会议服务器实测案例:Teams由约300个微服务组成,负载峰谷分明——如整点会议的“小时峰”。微流控不仅稳住峰值热量,还支持“过钟”,即短暂超频以应对高负载,显著提升服务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微软技术院士Jim Kleewein强调:“微流控在成本、可靠性、速度和可持续性上全面赋能硬件基石。”

  微软该项技术有望重塑IDC液冷格局。我们认为液冷引入复杂流体系统,使得越来越多的芯片服务器“出厂即液冷”。若微软的微流控技术实现规模化,必将对IDC行业带来“二次冲击”。与冷板和浸没式液冷的“外部接触”不同,微流控将冷却液直接嵌入芯片硅层,热传导效率提升2-3倍。而内置流体与外界的交换的耦合可能反倒没有冷板紧密,同时,芯片的高散热能力实际上会提升对机房整体散热能力的需求。

  看好芯片性能持续迭代下带来的AI热管理&基建侧机遇。根据IEA预测:全球为满足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电力供给将从2024年的约460TWh增长,至2030年超过1000TWh,即数据中心整体的电力需求有可能在6年左右翻倍。我们认为若在未来几年按趋势继续扩张,大规模的冷却系统也将占据极大的基础设施能耗预算。我们认为微软这次把冷却液送进芯片体内,如果热量能被“驯服”,算力的天花板就能再抬高一层。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功率”是当前AI发展的主要矛盾,液冷技术成为解决该问题的“良药”,也是化解“功率”矛盾的重要技术路线。建议关注:英维克高澜股份科创新源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液冷渗透不及预期;液冷行业竞争加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