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8 15:36
▌孙彦川
《乔丹法则》(美)萨姆·史密斯 金城出版社
拥有巨星乔丹的芝加哥公牛队在1990-1991赛季夺冠压力巨大,同时NBA联盟和公牛队又通过一些“潜规则”给乔丹特殊待遇,以至于球队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角色球员丢了饭碗,有些角色球员却适应良好、大展宏图,这是为什么?芝加哥公牛队的跟队记者萨姆·史密斯基于采访和深入观察,在他撰写的《乔丹法则》一书中,从侧面给出了一些无心插柳的答案。
在大学期间就技惊四座的乔丹于1984年加入NBA,但直到1990年他还没有获得总冠军头衔。公牛队的老对手活塞队更是以涵盖多人包夹、肘击、推搡等手段的“乔丹法则”,全力遏制他的运动表现。尽管一再受挫,乔丹的父亲詹姆斯却总是给儿子打气,并经常随队去观看比赛。
由于长期关注乔丹打球,詹姆斯对比赛的理解很有高度。1992年NBA东部季后赛半决赛,前六场比赛战至3比3平的公牛队和纽约尼克斯队要在第七场一决胜负。乔丹对此感到很焦虑,詹姆斯告诉他要先发制人,乔丹接受了这个建议后,仅在上半场就得到29分。最终,乔丹帮助公牛队以110比81的比分轻松赢下这场抢七大战。
“双亲经常勉励我,全力支持我、帮助我。我今天能站在这里是父母的功劳。”如日中天的乔丹如是说。
公牛队后卫约翰·帕克森的父亲老吉姆也是一位好父亲。他也曾是职业球员,作风硬朗。在父亲的影响下,小儿子约翰·帕克森同样铸就了钢铁般的强硬意志,这种强硬使他得以从地板上一跃而起,带着可能让其他队员休息一周的伤病去比赛,从而弥补了自己身体素质方面的不足。作为球员,他赢得三枚总冠军戒指,退役担任助教后,帕克森又帮助公牛队夺得一个总冠军。再后来,他成为公牛队副总裁。
但老吉姆也有柔情的一面,大儿子出生时,他太太身体不太好。老吉姆想对家庭给予很好的照顾,于是在两个赛季之后放弃了光鲜的球星生活,做了一名不必经常出差却默默无闻的保险经纪人。
帕克森在这一点上也将父亲奉为楷模。在他打球的年代,很多球员都去夜店,即便在主场打比赛时也如此。但深受父亲影响的帕克森却从不混迹其中,而是经常做家务、带着儿子瑞安逛商场、带着妻儿郊游。
在帕克森的影响下,瑞安在4岁时就成为铁杆篮球迷。于是帕克森就机智地把篮球比赛作为亲子沟通和教育孩子的方式。当瑞安调皮时,帕克森会叫暂停,这时瑞安就不得不坐下。当瑞安无法无天时,帕克森会对他吹“技术犯规”,给他教训。
乔丹的队友B.J.阿姆斯特朗同样深受父母影响。他在艾奥瓦大学读大一时,虽然在训练中表现优异,却得不到首发机会。在厨房的餐桌前,他从父母那里获得了有益的建议。
“你必须有耐心,”父母教导他,“你的机会迟早会到来的。”
从此,他开始变得更有耐心。他认真观看比赛录像,在赛前尽量集中注意力。
阿姆斯特朗的母亲因病失能后,仍坚持为以前服务的医生工作。受母亲影响,阿姆斯特朗也非常勤奋。从加入公牛队伊始,他就努力训练,在夏季训练营练习了公牛队所有的战术。同时,他还积极开展力量训练。他认为队友比尔·卡特莱特最具有职业水准,于是他就悉心研究卡特莱特的球商。他认为乔丹是篮球天才,于是他就借阅了很多关于天才的书,了解这些天才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了解他们怎么与其他人沟通,以及其他人怎么与天才进行交往。
1991年2月,公牛队对阵活塞队比赛的前天晚上,阿姆斯特朗针对那个阶段优柔寡断的心态向母亲求教,母亲建议他不要胆怯,而是要果断,要敢于突破。阿姆斯特朗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在后面6场比赛中的3场,他都得到了高分,且场均贡献5次助攻,越打越自信。他曾三次获得NBA总冠军,1994年他还入选NBA全明星阵容。
与之相反的一个例子是霍普森。在大学校队以及在实力比较差的篮网队期间,霍普森都是球队王牌,是头号得分手。但到了公牛队之后,他一度能做的却只是挥舞毛巾给队友加油。终于,在一场球赛之后,他坐在更衣室羞愧难当,哭了起来。然而,当他给母亲打电话诉说这件事时,他母亲在电话的另一端沉默了很久,却没说什么建设性的话。1991年霍普森随公牛队夺得NBA总冠军,但随后他很快被球队交易到国王队。1991-1992赛季结束之后,霍普森便在NBA联盟彻底消失。
乔丹的重要臂膀斯科蒂·皮蓬是兄妹12个人中最小的,从小到大,父母和哥哥姐姐都对他照顾有加,家对他来说总是一个拥有甜蜜回忆的地方。皮蓬初中时,父亲因病失业,他的两个哥哥也患上致残的疾病。他加入NBA之后,开始定期往家里寄钱,并很快给母亲买了一辆新车、给家里建了一幢大牧场式的房子。尽管他很快就适应了快节奏的NBA职业生涯,有了新车和丰富的夜生活,但夏天的休赛期他总是喜欢回到汉堡市的家里度假。
“我家很穷,但我拥有的爱并不少。”皮蓬坚定地说:“大学毕业之后,我决定只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赚钱帮助家人。我想给妈妈一些我希望她能拥有的东西。”
优秀父母养育出优秀孩子的事例有千千万万,但运动员作为在聚光灯下追求巅峰运动表现的卓越群体,其故事更加扣人心弦。建议读者在阅读《乔丹法则》讲述的篮球故事之外,也用心看看其中家庭教育故事的“侧枝”,以从中获得些许启发。作者为本书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