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营收降2.6%,净利崩8%!公牛集团被三大死结拖住后腿?

2025-09-28 14:34

(来源:明见局)

2020年上市时规划的五大募投项目经过三次延期后,截至目前仍有两个项目尚未完工。

作者|张典

当电连接行业的“老大哥”公牛集团披露2025年上半年经营数据后,营收与净利润的同步下滑,不仅打破了其多年来的持续增长态势,也折射出这家龙头企业在转型阶段面临的挑战。

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1.68亿元,同比下降2.6%;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降幅为8%。

这是近年来公司半年度业绩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而这一表现或仅为其当前多重发展压力的外在显现之一。

二季度业绩降幅明显

根据公牛集团发布的财报,其业绩下滑的压力在二季度进一步释放,成为影响上半年整体业绩表现的重要因素。

相较于一季度尚未显著的增长压力,二季度业绩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波动:营收同比降幅从一季度的2.4%扩大至7.37%,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降幅则达到17.16%。

这种季度间的业绩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牛集团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时面临的挑战,既受到终端需求走弱的外部影响,内部经营效率也显现出提升空间。

盈利能力的潜在变化更需关注,上半年42.33%的销售毛利率虽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较上年同期微降0.61个百分点,而在规模效应有所减弱的背景下这一变动的影响被进一步放大。

浙商证券相关研报曾指出核心问题:铜价波动对生产成本形成压力,同时产品结构调整未能及时发挥对冲作用,双重因素叠加下盈利空间正逐步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采取的费用管控措施引发关注。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7.13%,市场推广与广告投入的缩减可能对品牌影响力产生一定影响;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1.56%,尽管公司将其归为“阶段性调整”,但对于原本依赖传统产品的企业而言技术储备的积累或面临更大压力。

主业增长动能趋弱,转型支撑力度待加强

核心业务增长的持续放缓,或是公牛集团当前面临发展压力的关键所在。

回顾其近五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从2021年的41.65%逐步回落至2025年的-2.6%,历经四年连续下滑后首次出现半年度负增长,意味着其传统增长模式正遭受考验。

其中,贡献了超九成营收的电连接、智能电工照明两大核心板块,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下滑5.37%和2.78%,成为影响整体业绩的主要因素。

面对这一局面,公牛集团并非毫无行动:产品端持续推进迭代创新,渠道端积极开展变革调整,但在行业周期波动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影响下相关举措的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其中,以墙壁开关插座为代表的主力产品,与房地产行业关联度较高,而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对下游需求形成了一定压制;同时,开关插座领域需应对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品牌的竞争,LED照明板块则面临欧普、雷士等本土企业的市场争夺,在已趋于饱和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难度显著提升。

在主业增长承压的背景下,曾被寄予厚望的新业务暂未形成有效增长支撑,整体进展与预期存在差距。

作为重点布局的新能源业务,上半年虽实现33.52%的同比增长,但3.86亿元的收入规模仅占总营收的4.7%,且相较于上年同期120.22%的增速,增长动能明显放缓。

尽管企业在C端新品更新与B端市场拓展上动作频繁,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大型客户的技术认证门槛尚未有效突破,中小型客户的零散需求又对渠道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能源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仍需时日。

此外,新孵化的AI与新能源细分赛道尚处于培育阶段,半年报中仅以“良好增长”简要提及,未披露具体收入数据,其规模化发展前景仍有待观察。

国际化布局同样处于初期推进阶段,尽管企业披露业务已覆盖40多个国家,但2024年全年境外收入仅2.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不足1.5%,公司亦坦言“尚需建立竞争优势”。

募投项目推进滞后,内部管理效能受关注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前IPO募集的35亿元资金未能及时充分发挥效用,募投项目历经三次延期的情况,反映出企业在项目管理层面或存在提升空间。

具体来看,2020年上市时规划的五大募投项目经过三次延期后,截至目前仍有两个项目尚未完工。该部分项目曾于2022年首次延期,2023年以“工程量较大”为由再次推迟,2025年又因“系统调试”进行第三次延期。

尽管每次延期均给出相应理由,但频繁调整也折射出项目前期规划的严谨性与后期执行效率有待加强。

截至2025年6月末,“年产4.1亿套墙壁开关插座生产基地”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合计7.49亿元的投资尚未落地,而这两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在五大募投项目中并不算高。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已完成结项的三个项目单个投资规模均超7亿元。这种进度反差进一步凸显了未完工项目推进的迟缓。

大额募集资金长期闲置,原定通过项目建设形成的产能升级与效率提升优势未能及时兑现,不仅与投资者的预期存在差距,也可能使企业错失了主业优化升级与新业务拓展的有利时机。

对于公牛集团而言,当前阶段或要激活主业、摆脱对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依赖,挖掘新的需求增长点;做强新业务需着力突破技术与渠道层面的壁垒,推动业务从“布局阶段”向“价值变现阶段”过渡;盘活闲置募资则需要重构项目管理体系,以更高的执行效率赢回市场信任。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