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历史性跨越!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投运!

2025-09-27 08:05

9月25日

中国能建西北院设计

建筑集团承建的

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

华能陇东能源基地百万吨级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研究及示范项目

完成72小时试运行

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标志着

我国CCUS技术实现了

从“万吨级示范”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的

历史性跨越

为全球煤电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该项目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是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绿色低碳示范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华能陇东能源基地的核心配套项目。项目在碳捕集、压缩、封存等关键环节,顺利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取得多项“全球首次”与“国内首创”成果,并实现核心装备100%国产化。

该项目是国内首例百万机组深度调峰项目,可在新能源发电波动时快速响应电网需求,成为西北电网的“灵活调节器”。

核心技术指标:建成后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达150万吨,碳捕集率超过90%,纯度高达99%以上,相当于植树1.3亿棵的碳汇能力,年减排量相当于60万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

1

国内首个基地型能源示范项目

项目依托陇东基地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平台),同步建成全球最大规模(150万吨/年)的煤电碳捕集(CCUS)示范工程。

2

国际首次在百万机组间冷塔

设计采用钢结构四塔合一方案

项目首创“主辅机联合冷却分层布置”技术,结合建设世界首座“四塔合一”钢结构间冷塔,创新性将冷却塔、脱硫塔、烟囱等功能集成于一座百米高塔内,实现空间高效利用。

3

国内百万机组

首次采用改进型烟气余热利用技术

采用改良型锅炉侧烟气余热利用方案,提高余热利用能效水平。通过调整原空气预热器和锅炉省煤器配置,保证热量全部进入锅炉,锅炉效率提高到96.17%。

4

国内率先提出提高百万机组参数的方案

采用高效超超临界一次再热凝汽式汽轮机,提高了机组热效率。

5

创新采用复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设计

在二氧化碳捕集领域,项目创新采用复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设计,将烟气预洗涤与碳捕集环节深度集成,解决了传统工艺输送路线长、阻力大的能耗问题,并通过富液分流、中间循环冷却等多种节能技术,实现热量利用最大化,整体节能效果显著。

6

长期安全高效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

在二氧化碳封存环节,项目建设了国内封存层位最深、单井规模最大的咸水层封存工程,创新采用多层注入技术,可将捕集后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2000米—3500米深的3—4个地层,单井年封存能力达20万吨。同时,项目配套“空-天-地-井”一体化监测系统,通过卫星遥感、地面监测、地下井网等方式对封存效果进行全方位监测,保障长期安全高效封存。

在建设过程中,中国能建按照《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积极贯彻国家碳排放“双控”要求,着力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预拌混凝土、耐腐蚀双相不锈钢等绿色建材,钢结构加工工厂化,投入多级余热回收装置,扬尘噪声监控系统、无人机抑尘设备、二氧化碳吸收剂回收装置等设备,降低能耗的同时保护环境生态。

科普:何为CCUS

CCUS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英文缩写,是未来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燃煤电厂,煤炭燃烧后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先与碱性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后在加热条件下再发生解吸反应,可将二氧化碳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变为高纯度的二氧化碳,经过脱水、提纯和压缩后,可输送至不同场景使用。捕集后的二氧化碳纯度可达99%,可用于化工、生物领域,也可注入地下驱油,提高原油的流动性和驱油效率。多余的二氧化碳还可以封存在地下、海洋等安全场所。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何昊霖

校审:储信艳

来源:中国能建建筑集团、西北院

【特稿】中国能建:绿动天山南北 赋能大美新疆

倪真拜会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

倪真与马来西亚副总理兼能源及水务转型部部长法迪拉·优素福会谈

倪真与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辉会谈

(中国能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