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原新材料】新材料行业月报:河南省印发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成功举办

2025-09-27 07:31

(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

投资要点:

9月新材料板块走势强于沪深300。截至9月25日,9月新材料指数(万得)上涨4.46%,跑赢沪深300指数(2.15%)2.31个百分点。同期上证综指下跌0.12%,深证成指上涨5.91%,创业板指上涨11.96%。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与30个中信一级行业相比位列第7位。新材料板块成交额28238.11亿元,环比增量24.04%。

基本金属:9月基本金属价格多涨跌不一。截至2025年9月25日,9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基本金属价格涨跌幅度:铜(0.23%)、铝(0.29%)、铅(1.25%)、锌(-1.42%)、锡(-0.58%)、镍(-1.62%)。

半导体材料: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继续同比增长。2025年7月,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6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环比增长3.6%,继2023年11月份以来,连续第21个月同比增长。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为17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环比下降1.3%,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超硬材料:8月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量增额减。8月我国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1.53万吨,同比下跌2.65%;出口额1.73亿美元,同比下跌1.79%;出口单价11.34美元/千克,同比上涨0.89%。分层级来看,超硬材料出口66.06吨,同比下跌20.49%;出口额0.39亿美元,同比上涨7.34%;超硬制品出口1.52万吨,同比下跌2.55%;出口额1.35亿美元,同比下跌4.12%。

特种气体:9月稀有气体价格小幅下跌。截至2025年9月25日,9月稀有气体价格小幅下跌。稀有气体价格和月涨跌幅度分别为氦气(614元/瓶,0.00%),氙气(23500元/立方米,-4.08%),氖气(110元/立方米,0.00%),氪气(215元/立方米,-10.42%)。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从市场估值来看,截止至2025年9月25日,全部A股的PE(TTM,剔除负值)为17.48倍;新材料指数的PE(TTM,剔除负值)为33.63倍,新材料指数估值相比上月有所增加。从长远来看,新材料作为成长性行业,伴随着我国制造业对新材料需求不断扩大,叠加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新材料未来将持续发展。随着下游不断复苏,在国产替代推动下,国内新材料板块或将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维持新材料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1. 行业表现回顾

1.1. 新材料指数9月走势强于沪深300

9月新材料板块走势强于沪深300。截至9月25日,9月,新材料指数(万得)上涨4.46%,跑赢沪深300指数(2.15%)2.31个百分点。同期上证综指下跌0.12%,深证成指上涨5.91%,创业板指上涨11.96%。新材料指数涨跌幅与30个中信一级行业相比位列第7位。新材料板块成交额28238.11亿元,环比增量24.04%。

9月新材料子板块多数上涨,锂电化学品、工业气体涨幅居前。截至9月25日,9月新材料各子板块涨跌幅排名为:锂电化学品(20.49%)、工业气体(19.17%)、半导体材料(16.46%)、电子化学品(10.64%)、超硬材料(5.30%)、膜材料(4.70%)、其他金属新材料(-1.08%)、有机硅(-4.81%)、碳纤维(-5.39%)、稀土及磁性材料(-13.85%)。

1.2. 新材料板块9月个股多数上涨

9月新材料股票多数上涨。截至9月25日,8月份170只个股中,170只个股中,89只上涨,81只下跌。涨幅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沃尔德(115.43%)、凯美特气(72.40%)、唯特偶(57.49%)、天赐材料(51.56%)、亿纬锂能(42.59%);跌幅排名前五的股票为广晟有色(-23.33%)、菲利华(-19.53%)、奔朗新材(-19.05%)、盛和资源(-18.16%)、中兵红箭(-17.91%)。

1.3. 新材料板块估值9月环比上升

新材料板块估值环比上月提升。从市盈率来看,截止至2025年9月25日,全部A股的PE(TTM,剔除负值)为17.48倍;新材料指数的PE(TTM,剔除负值)为33.63倍,新材料指数估值相比上月有所增加。行业横向对比来看,新材料指数的PE(TTM,剔除负值)与30个中信一级行业相比排名第7位。

碳纤维等子行业估值相对较低,其他子板块估值均在近三年市盈率分位数80%以上。从子行业来看,其中估值分位数较低的为:碳纤维板块整体估值PE为42.03倍,处于近三年的市盈率分位数57.07%,其他金属新材料整体估值PE为43.18倍,处于近三年的市盈率82.10%。

2. 重要行业数据跟踪

2.1. 宏观数据:8月份CPI环比持平,PPI环比结束连续多月下行态势

2025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

CPI同比由平转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本月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所致。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本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由7月下降0.2%转为持平。本月PPI环比变动的主要特点:一是供需关系改善影响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环比由降转涨。二是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环比回落。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8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025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6111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从环比看,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461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投资118246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投资201404亿元,下降3.4%。其中制造业、基建、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5.1%、5.4%、-13.2%。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仍保持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房地产投资继续下行趋势,同比降幅继续扩大。

进出口方面,2025年8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4.4%,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3%,货物进出口基本平稳,进口金额同比增幅有所收窄。

2.2. 金属价格及库存变动:9月基本金属价格涨跌不一

基本金属方面,截至2025年9月25日,9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价格涨跌幅度:铜(4.41%)、铝(1.34%)、铅(-0.05%)、锌(3.16%)、锡(-2.12%)、镍(-0.03%);上海期货交易所基本金属价格涨跌幅度:铜(0.23%)、铝(0.29%)、铅(1.25%)、锌(-1.42%)、锡(-0.58%)、镍(-1.62%)。

截至2025年9月25日,9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全球库存增减幅度:铜(-8.82%)、铝(7.83%)、铅(-14.84%)、锌(-20.14%)、锡(23.91%)、镍(9.68%)。

截至2025年9月25日,9月上海期货交易所(LME)基本金属全球库存增减幅度:铜(29.28%)、铝(2.95%)、铅(-14.22%)、锌(14.11%)、锡(-10.10%)、镍(10.55%)。

稀土方面,截至2025年9月25日,9月主要稀土品种价格涨跌幅:氧化镧(0.00%)、氧化铈(0.00%)、氧化镨(-1.85%)、氧化钕(-1.39%)、氧化铽(-2.53%)、氧化镝(-0.92%)、氧化钇(0.00%)、氧化镨钕(-5.75%)。

2.3. 半导体材料: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继续同比增长

2025年7月,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62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环比增长3.6%,继2023年11月份以来,连续第21个月同比增长。从地区来看,美洲(8.6%),亚太(1.7%)环比增长,但日本(-0.2%),中国(-1.3%)的半导体销售额环比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美洲(29.3%),亚太(21.7%),中国(10.4%),欧洲(5.7%)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日本(-6.3%)的半导体销售额同比下滑。

2025年7月,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中国半导体销售额为170.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环比下降1.3%,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2025年8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425.0亿块,同比增长3.2%。同期费城半导体指数为5668.94点,同比增长9.89%。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均已连续29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国内半导体行业的持续改善会对半导体材料有所带动。

WSTS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将稳定增长。根据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将达到69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这一增长主要受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需求驱动。具体来看,用于AI学习和推理的GPU等将会实现增长,运算用半导体有望同比增长率达17%。

2.4. 超硬材料:8月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量增额减

2025年1月至8月,我国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12.08万吨,同比上涨7.57%;出口额13.42亿美元,同比下跌3.69%;出口单价11.11美元/千克,同比下跌10.47%。从商品分类来看,10产品出口量上升、4产品出口量下降;9产品出口额上升、5产品出口额下降。

单看8月,我国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1.53万吨,同比下跌2.65%;出口额1.73亿美元,同比下跌1.79%;出口单价11.34美元/千克,同比上涨0.89%。从商品分类来看,7产品出口量上升、7产品出口量下降;6产品出口额上升、9产品出口额下降。

2025年1月至8月,我国超硬材料出口544.47吨,同比下跌9.26%;出口额2.79亿美元;出口单价513.06美元/千克,同比下跌6.50%。单看8月,我国超硬材料出口66.06吨,同比下跌20.49%;出口额0.39亿美元,同比上涨7.34%;出口单价584.12美元/千克,同比上涨35.00%。8月未加工合成钻石出口量0.64吨,出口单价为39460.8美元/千克,钻石价格整体比较平稳。

2025年1月至8月,我国超硬制品出口12.02万吨,同比上涨7.66%;出口额10.63亿美元,同比下跌0.15%;出口单价8.84美元/千克,同比下跌7.25%。单看8月,我国超硬制品出口1.52万吨,同比下跌2.55%;出口额1.35亿美元,同比下跌4.12%;出口单价8.85美元/千克,同比下跌1.61%。8月超硬制品出口均价为8.85美元/千克,价格同比小幅下滑。

从出口地区来看,出口目的地高度集中,2025年1-8月排名前十的目的地占据了出口总量的49.94%、出口总额的57.84%。其中,印度依然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地,出口量和出口额占比分别为20.71%、12.53%。从出口量来看,越南、巴西、德国等目的地出口量同比增长较大;从出口额方面来看,韩国、德国、日本同比增幅较大。

2.5. 特种气体:9月稀有气体价格小幅下跌

截至2025年9月25日,9月稀有气体价格小幅下跌。稀有气体价格和月涨跌幅度分别为氦气(614元/瓶,0.00%),氙气(23500元/立方米,-4.08%),氖气(110元/立方米,0.00%),氪气(215元/立方米,-10.42%)。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8月氦气进口量在418.66吨,环比下降3.52%,较去年同期增加11.16%。8月进口氦气均价在98.5元/立方米,环比下跌1.76%,同比下跌10.06%。

从需求方面来看,特种气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LED、光纤光缆、医药等新兴行业。2025年8月集成电路产量为425.0亿块,同比增长3.2%,1-8月产量累计3429.12亿块,同比增长8.8%。半导体行业继续向好,对稀有气体需求有一定带动;2025年7月全国光纤光缆产量为2044万芯千米,同比减少10.70%。此外,2025年1-8月国内光缆产量累计值达到1.67亿芯千米,同比下降4.60%。光纤产量减少,对氦气带动不足。

3. 行业动态

【新材料:河南省印发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9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指出,突破人工智能终端。加快高端芯片研发,做强人工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等整机。到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新型材料产业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成分—结构—性能”高精度预测模型,实现材料性能逆向设计,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建设覆盖熔炼、轧制、退火等环节的智能工艺模型库,依托大模型动态调整工艺条件,提升加工精度和节能降耗水平。运用机器视觉技术检测材料裂纹、夹杂等表面缺陷和气孔、缩松等内部缺陷,提高产品质量。(河南省人民政府)

【半导体:受QLC产品热度的外溢效应驱动,预计NAND Flash 4Q25价格将上涨5-10%】根据Trend Force,由于HDD供给短缺与过长交期,使CSP(云端服务供应商)将储存需求快速转向QLC Enterprise SSD,短期内订单大量涌入,造成市场明显波动。同时,SanDisk(闪迪)率先宣布调涨10%,使得供应端氛围由保守转为积极。在此外溢效应带动下,预估NAND Flash第四季各类产品合约价将全面上涨,平均涨幅达5-10%。(全球半导体观察)

【半导体:4Q25 DRAM价格延续涨势,服务器需求提前增长、旧制程产品涨幅仍较大】根据Trend Force集邦咨询,由于三大DRAM原厂持续优先分配先进制程产能给高阶Server DRAM和HBM,排挤PC、Mobile和Consumer应用的产能,同时受各终端产品需求分化影响,第四季旧制程DRAM价格涨幅依旧可观,新世代产品涨势相对温和。预估整体一般型DRAM (Conventional DRAM)价格将季增8-13%,若加计HBM,涨幅将扩大至13-18%。(全球半导体观察)

【有色金属:1-8月份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产品产量、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8月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0%;1-8月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8%。分行业看,8月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1%。分产品看,8月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97.8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原铝(电解铝)380.0万吨,下降0.5%。1-8月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431.7万吨,同比增长3.1%,增幅比1—7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原铝(电解铝)3013.8万吨,增长2.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有色金属:2025年8月中国氧化铝、电解铝成本】2025年8月中国氧化铝行业含税完全成本平均值为2930.38元/吨,较7月的2933.21元/吨下降2.83元/吨,环比下降0.10%,同比上涨1.71%。2025年8月中国电解铝行业含税生产成本平均值为16182.1元/吨,环比增加0.12%,同比减少7.99%。2025年1-8月,中国电解铝行业含税生产成本平均值为16975.6元/吨。按生产成本计算,2025年8月电解铝行业理论平均利润4419.38元/吨,环比减少2.02%,行业继续保持大幅盈利。2025年9月,预焙阳极、电价或将上涨,氧化铝价格或继续下跌,综合预计9月电解铝行业理论成本或基本维稳。(河南有色金属网)

【钢铁:工信部等5部门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近日,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2025年到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市场供需更趋平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有效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工信部)

【超硬材料: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开幕,河南超硬材料稳居全国第一】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暨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磨料磨具磨削展览会9月20日至22日在郑州举办。大会发布了多份超硬材料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河南、河北、江苏、广东、山东等五省份企业数量合计占比超60%,其中河南省以90%的工业金刚石产能和80%的培育钻石产能稳居全国第一,形成“一核多区”的产业格局。郑州表现尤为突出,在产业集聚区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中位居榜首,产业链覆盖度超70%,已形成以高新区为核心的产业集群。2024年,我国超硬材料工业总产值约1000亿元,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单晶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工业金刚石产量占全球95%以上,培育钻石产能占全球50%。截至2025年7月,全国超硬材料企业数量达4.15万家,年均增长率超过15%,全国超硬材料领域有效授权发明专利34929件,较去年增长11.1%,产业综合实力和创新实力实现新跃升。(超硬材料网)

4. 河南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与要闻跟踪

4.1. 新材料河南上市公司要闻

4.2. 主要财务指标概况

5. 投资建议

半导体材料:在AI算力、智能驾驶、数据中心等终端需求的推动下,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受益于算力需求增加,晶圆产能建设加速,特别是先进制程扩张趋势明显。同时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了更严格的AI芯片销售限制和EDA软件出口管制。半导体产业链卡脖子核心环节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国产替代有望持续推进。建议关注已经进入半导体产业供应链体系,在电子特气、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等技术难度大和国产化替代率低且需求向好的半导体材料细分子行业具有一定市占率和实现国产替代的专精特新企业。

超硬材料:在世界复苏乏力、外需减弱的背景下,传统超硬材料和制品需求承压,出口呈现量增价减,超硬材料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而随着技术不断演进突破,功能性金刚石在半导体、军工、光学应用也初步显露出实用化趋势,产业化序幕徐徐拉开。未来,随着功能性金刚石技术的成熟,将为超硬材料企业开拓一片崭新的蓝海。建议关注在功能性金刚石如热管理用金刚石、光学用金刚石领域进行布局、研发和生产的企业。

从市场估值来看,截止至2025年9月25日,全部A股的PE(TTM,剔除负值)为17.48倍;新材料指数的PE(TTM,剔除负值)为33.63倍,新材料指数估值相比上月有所增加。从长远来看,新材料作为成长性行业,伴随着我国制造业对新材料需求不断扩大,叠加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创新,新材料未来将持续发展。随着下游不断复苏,在国产替代推动下,国内新材料板块或将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维持新材料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6. 风险提示

(1)技术进展不及预期;

(2)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3)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4)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