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从市值排名变化看 科技国资股整合方向

2025-09-26 21:14

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中国证监会负责人日前指出,A股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目前A股科技板块的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市值合计占比。这一市值排名的变化,映射出A股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A股市场的特殊案例,从全球资本市场市值排名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之变。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以美国股市为例,2000年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是微软、通用电气、日本NTT电信、思科、沃尔玛、英特尔、日本电报电话、诺基亚、辉瑞和德国电信。这里面有5家科技企业,3家电信企业,当时实体经济的背景是上一代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微软和英特尔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而几家电信企业也是上一代互联网的运营者和直接受益者。2010年,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是中国石油、埃克森美孚、苹果、工商银行、微软、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巴西石油、必和必拓和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个阶段正是全球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过程,周期性行业和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让很多传统企业市值大增,苹果也在这个时间段靠一己之力打败了众多功能机巨头如诺基亚等。

  到了2020年,美国股市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苹果傲视同群,亚马逊、谷歌、腾讯、阿里巴巴、Meta和台积电入围,这个阶段是上一代互联网应用最盛的时间,也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风起云涌的年代,而在这一阶段,英伟达还没有显山露水。然而,在五年后的今天,英伟达登上美国股市市值排名冠军宝座,微软和苹果宝刀未老,亚马逊、谷歌、Meta等依旧能霸榜,博通靠AI芯片的巨额需求而入围,特斯拉算是市值前十的一个另类。从最新的排名不难看出,AIGC的发展速率非常快,以至于不仅英伟达能靠硬件迅速夺冠,就连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等之所以能不掉队,也是因为其与AI实现了快速融合。

  有意思的是,A股市值排名前十的转换过程慢了很多。2010年,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不仅是A股的巨无霸,在全球的市值排名也居于第一集团前列。十多年以后,这些公司的身影已经从全球市值前十中退出,但依旧在A股霸榜。截至2025年9月25日,A股总市值前十的公司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中国银行、中国石油、工业富联中国海油。最近一两年,大家听得最多的股市段子,就是在上证指数6000点时买的五大行在3600点解套了,还赚钱了。从A股的市值前十榜单中,大家能看到几只科技股的身影?宁德时代和工业富联既算是科技股也不算是科技股,因为它们两个更多属于先进制造业,而不是研发型和应用型的科技企业。

  当然,这种情况确实也在改观,因为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映射,全球市值前十排名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变迁,A股市值前十排名潜移默化地变化也是如此。资料显示,A股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大市值高价科技股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这也是好事。无论是从全球产业经济的变化趋势,还是从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科技产业都是引领经济发展重要的动力。从上一个互联网红利时代崛起的英特尔、微软,到中间应用端大放异彩的苹果、特斯拉,再到现在人工智能时代闪耀的英伟达、博通、甲骨文等,都是各个时代的领军人物,因此,资本市场给予了它们合理的价格与市值。

  从另一个角度看,A股含“科”量也有一些客观原因。例如,能在全球排得上名的中概股并没有在A股上市,如阿里、腾讯、美团和百度等,它们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游离在A股之外,这也让A股含“科”量的提升有不小的难度。不过,还好的是,有很多研发型科技企业和先进制造业科技企业在A股登陆并不断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它们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现在我们在“硬科技”上亟须自主可控,亟须突破关键技术的时候,龙头科技企业的市值提升,能给产业端和资本端传递明确的信息,提升发展的信心,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高价大市值科技股的崛起,还给上市公司及实控人新的做大做强的机会,特别是大集团小公司的上市公司存在注入优质资产做大市值的需求,以充分体现公司价值。此前,很多具有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单独上市的这部分资产只占集团资产很小的一部分,属于试水性质,上市市值的变化对集团公司的影响也不大。现在,随着国资考核标准的变化,随着资本市场对高价大市值科技股估值的重新认识,科技含量高且未上市资产多的国资集团,可能会重新估算旗下各个上市公司的股价与市值,以及与市值上升配套的资产注入情况。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以前优质资产不愿意上市是因为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A股的含“科”量提升了,这些公司也愿意做大做强,以实现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因此,在寒武纪-U等高价科技股拓展出股价与市值空间以后,应密切关注有更多优质硬科技资产的央企国资科技集团,如中电科、中航工业、航天科工、中核和中国电子等大集团的小上市公司,它们都有可能成为这些集团公司各自细分科技产业的资产整合上市平台,以实现国资委要求的资产证券化目标,在国资保值增值的同时,利用资本市场拓展产业新高度。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