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6 19:30
9月26日,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成功通过上交所审议,距离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GPU第一股”仅一步之遥。
此次IPO,摩尔线程计划募集资金80亿元,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和AISoC芯片的研发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从6月30日获得受理到成功过会,摩尔线程仅用了不足三个月时间,创下科创板IPO的“闪电速度”。
公开资料显示,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6月,创始人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多来自英伟达、AMD等国际芯片企业。得益于技术研发团队的实力,公司在五年内推出四代GPU架构,形成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领域的产品矩阵,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伴随着摩尔线程冲刺IPO消息传出,A股市场亦衍生出“摩尔线程概念股”。包括初灵信息(300250.SZ)、盈趣科技(002925.SZ)、和而泰(002402.SZ)等十余家上市公司披露参与摩尔线程投资或存在业务合作,股价因此大涨甚至涨停。
然而,就在不少投资者跟风而动之时,摩尔线程却在上会前夕遭遇“举报风波”。举报内容涉及公司核心技术真实性、财务数据可靠性以及公司治理合规性等核心问题。另有网友发帖称,该举报导致摩尔线程IPO进程陷入不确定性,上交所官网审核状态为“暂缓审议”。而随着9月26日摩尔线程通过上交所审议,谣言不攻自破,网传来源“京华财经”的相关文章已无法在网上找到。
摩尔线程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8.44%。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2亿元,超过了此前三年的营收总和。但与此同时,公司近三年半累计亏损额达到52.76亿元,经营现金流连续为负,目前仍主要依赖股权融资维持运营。
值得关注的是,摩尔线程的客户集中度极高。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收入贡献高达98.29%,其中第一大客户R贡献近4亿元,占当期营收56.63%。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89.86%升至2024年的98.16%。高度依赖大客户的业务模式,给公司未来经营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此外,在全球GPU市场竞争格局中,摩尔线程面临巨大挑战。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4年英伟达、华为海思和AMD占据中国AI芯片市场超过90%的份额,而摩尔线程的市场份额尚不足1%。与此同时,2023年10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摩尔线程在先进制程代工和核心零部件采购方面受到限制,这对其产品研发和量产节奏造成直接影响。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摩尔线程在技术研发上仍保持较高投入。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43.66亿元,形成了覆盖GPU架构设计、软件生态等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公司预计,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有望在2027年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