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的集团,牵手华为!

2025-09-26 18:01

(来源:浪哥财经)

美的集团,正在掀起一场行业“地震”。

2025920日,美的正式与华为签署战略协议,合作覆盖企业管理、绿色低碳、国际化等多领域,范围极广。

直接一点说,两家企业的关系已经进展到“深度绑定”的阶段,如果此次合作顺利,双方都将补齐生态短板,抢占物联网时代竞争制高点

一家是承担国产替代重任的科技巨头,一家是市值5000亿的家电巨头,它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杀入腹地,补齐华为“拼图”

鸿蒙生态是依托华为鸿蒙(HarmonyOS)构建的跨设备、跨场景的系统。据华为在2025年全联接大会披露,鸿蒙生态已经覆盖3万多个应用和元服务,涉及金融、医疗等近20个行业。

但新的问题也摆在了眼前——场景的广度不等于生态的强度。接下来,华为生态真正的突破口,在于场景“好不好用”的成熟度。

这不仅需要不同的场景来验证,还需要同一场景进行多重反馈。

智能家居正是验证成熟度的关键场景。

预计到2028年,智能家居全球市场规模将达236亿美元,近4年复合增长率为10.67%。而且,上百个家电品类能为鸿蒙提供充足场景基数。

在这个领域,美的具备独特合作优势。

美的是第一大家电企业618”期间各平台的总销售额,已经连续13年蝉联行业第一2025年上半年,美的实现营收2523.31亿、净利润260.14亿(月均盈利43.36亿),显著高于海尔智家格力电器

从与华为的适配来看,格力电器以空调为主,智能生态覆盖较窄,近期还将重点放在了自研芯片,与华为大规模合作的几率较小;海尔智家虽有完整智能体系,但在技术标准上与外部平台存在一定的兼容壁垒。

反观美的,2024年其线上空调、洗衣机、干衣机等众多产品销量均排在第一。产品种类齐全。2024年年报中,美的还首次将“智能家居”列为单独统计口径,足见公司对该业务的重视。

近期,美的发布的全屋智能构建了AI Agent能力、智能家居家电融合矩阵,在技术适配、场景体验上与鸿蒙高度契合

因此,如果华为要在智能家居寻找一个伙伴,美的是不二之选。

早在2013年,双方签订物联网智能家电领域战略合作协议2020年,美的携手华为与电信构建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也成功落地。

截至20256美的物联网平台累计联网设备超过1.2亿台,月均在线设备数达4,300鸿蒙生态深度接入美的智能家电,不仅能够快速拓宽应用的广度,还能够获得数据和场景来验证技术,从而提高前面的场景应用“成熟度”。

那么,这次合作又能为美的带来什么呢?

转型突围,摆脱传统“束缚”

如果说,此次合作对华为来说是补齐一块“拼图”,那么对美的来说,就是一场摆脱传统“束缚”的突围战。

其实,大部分以家电闻名的企业,业务都不只有家电。

这与家电行业的属性有关。一方面,家电产业与经济周期深度绑定,其增长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

就拿2025年来说,在“以旧换新”刺激下,以空调为代表的家电内销增长显著,反观2018年,受贸易摩擦叠加地产后周期下行,家电销量就出现了下滑。

另一方面,家电利润率相对有限,单纯依靠规模扩张难以实现附加值的提升。

2025年上半年,三家家电巨头企业的毛利率都不足30%。美的还因为将更多资源投入创新业务,综合毛利率进一步低于海尔和格力。

而面对传统家电带来的盈利“束缚”,美的给自己选了两条路:

一个是,将触手向外延伸,进行产业转移。

大部分家电公司扩张结束后,都进行一定的产业转移,最典型的是松下。2010年,松下将家电产业逐步从日韩向中国转移,母公司则将资金投向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高附加值的ToB业务。

2012年,美的就提出过“未来家电是不是美的的全部?”。2017年,美的斥资315亿收购工业机器人企业库卡,算是给五年前的疑问做出了解答:“家电不是美的的全部”

2025年以来,库卡与达索系统、Makina RocksAI系统企业合作,不断推进AI赋能下的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研发,增强协作能力。

2025年上半年,库卡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市占率已经达到9.4%,机器人业务总共为美的贡献了约150.73亿营收。

而此次与华为的合作,或许将为美的机器人业务带来一个新的可能性——搭载鸿蒙生态的智能化机器人工厂,或许能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另一个是,触手向内延伸,探寻“人++车”新生态。

其实,当下美的最扎实“转型”的依然在空调、洗衣机等家电领域,毕竟相比于新兴领域,家电的底盘够大,每年仍然为公司贡献超60%的营收。

有观点称,目前国内真正能做到全屋智能的只有华为和小米。长此以往,肯定会挑战美的、格力等传统家电企业的市场地位。

此时美的与华为全方位合作,是精准布局。

一来,就像前面提到,华为可以不投入高额的启动资金,就能拓展智能家居应用场景。二来,借助海思与开源鸿蒙,美的能实现全系互联,布下先发优势。

再加上,美的还能链接起“汽车”终端,将自己的互联生态拓展到“人++车”,以此对抗小米生态,对家电传统领域的入侵。

总结

至此,美的已经做好了“置身事内”的所有准备。

定义美的的不仅是产品的销量,更是传统家电企业向科技巨头转型的“紧迫感”。此次,美的与华为的深度合作,都对两家企业补足“拼图”起着积极作用。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美的获益可能会更多。

给大家推荐个很牛X的短线玩家金研阁主,一套《降龙十八涨》手把手教你如何抓龙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