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产GPU第一股来了!摩尔线程3个月闪电过会,80亿募资背后的突围战

2025-09-26 17:24

国产GPU第一股来了!摩尔线程3个月闪电过会,80亿募资背后的突围战

9月26日,科创板迎来历史性一刻——国产GPU龙头摩尔线程IPO顺利过会。从6月30日获受理到上会审核仅用不足三个月,这一"闪电速度"不仅刷新了科创板同类企业审核纪录,更标志着国产GPU产业正式叩响资本市场大门。这家成立仅五年的企业,正以80亿元的募资规模和爆发式增长曲线,书写着国产芯片的突围故事。

一、IPO"加速度":市场对国产算力的迫切期待

摩尔线程的上市进程堪称科创板"标杆"。相较于行业平均近两年的审核周期,其从受理到过会的三个月速度,背后是政策与市场对国产GPU核心力量的双重认可。此次计划募集的80亿元资金,将全部投向硬核科技领域: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图形芯片升级、AI SoC芯片攻坚及流动资金补充,每一分钱都瞄准了"卡脖子"技术断点。

这种高效推进的底气,源于企业深厚的技术基因。创始人张建中曾执掌英伟达中国区15年,核心团队多来自国际GPU巨头,80%的员工为研发人员,其中74%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累计获得百亿元融资,深创投、红杉中国、腾讯等顶级机构纷纷入局,足见行业对其技术路线的信心。

二、技术破局:全功能GPU撕开垄断缺口

在GPU领域,摩尔线程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突围路。与多数企业聚焦单一功能不同,其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实现了"一颗芯片多场景适配"的突破,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超高清视频处理四大核心能力。

四年四代架构的迭代速度更显实力:从"苏堤"到最新的"平湖"架构,芯片性能持续跃升。2024年推出的"平湖"架构率先支持FP8精度计算,可高效适配DeepSeek V3等主流大模型的原生计算需求,片间互联速率达800GB/s,显存容量提升至80GB,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打造的夸娥智算集群,能实现万卡级部署,为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提供国产化算力支撑。

消费级市场同样传来捷报。其推出的MTT S80游戏显卡,成为业内首款支持DirectX 12的国产产品,能流畅运行《黑神话》等3A大作,被玩家誉为"国产游戏显卡里程碑";车载领域的"长江"SoC算力达50TOPS,性能超越高通同类方案,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

三、财务逆袭:从巨亏到高毛利的蜕变

财务数据的蜕变最具说服力。摩尔线程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烧钱研发"到"规模盈利可期"的跨越:营收从2022年的4608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4.38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是达到7.02亿元,超过过去三年总和;毛利率从2022年的-70.08%逆转为2024年的70.71%,2025年上半年仍稳定在69.14%的高位。

亏损收窄的趋势同样明显:净亏损从2022年的15.24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71亿元,管理层预计最早2027年实现盈利。截至6月末,公司在手待签订单超20亿元,其中AI智算领域订单占比超85%,商业化落地速度持续加快。

四、生态突围:打破CUDA垄断的关键一战

GPU市场的真正壁垒不在硬件而在生态。英伟达凭借CUDA生态锁定3000万开发者,形成近乎垄断的优势。摩尔线程从成立之初就锚定生态建设,通过支持CUDA兼容和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大幅降低用户迁移成本。目前已全面适配DeepSeek、Qwen、GLM等所有主流大模型架构,构建起国产化算力的"生态朋友圈"。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机遇更让生态建设如虎添翼。受外部制裁影响,国产GPU在国内AI加速卡市场的份额已从2023年的不足15%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0%;加上2025年国资智算中心100%自主可控的政策要求,为国产GPU打开了确定性市场空间。据沙利文预测,2029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34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50%,摩尔线程的增长天花板正不断抬高。

五、产业链共振:这些A股公司共享红利

摩尔线程的上市不仅是自身的里程碑,更将带动国产GPU产业链崛起。从参股到供应,从合作到适配,一批A股公司已深度绑定其发展进程:

- 直接参股方:和而泰作为A股唯一直接持股企业,初始3000万元投资已增值至3.06亿元,同时承接30%以上GPU模块代工;

- 核心供应商:润欣科技独家承担车载GPU封装,通富微电提供先进封装技术,胜宏科技供应高端PCB;

- 战略伙伴:东华软件签订三年50万片采购协议,光环新网共建AIGC算力网络,贵广网络参与"东数西算"算力枢纽建设。

当然,光环之下仍需警惕风险。MUSA生态与CUDA的兼容进展、30倍PS估值的合理性、核心部件供应链的稳定性,都是企业需要持续应对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AI算力需求爆发与国产替代加速的时代浪潮下,摩尔线程的上市已成为国产GPU产业从"跟跑"向"并跑"跨越的重要标志。

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商用,摩尔线程的每一步都踩在国产芯片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当80亿元募资注入研发管线,当全功能GPU持续迭代,当国产生态不断壮大,那个被国外巨头垄断的GPU市场,正迎来属于中国企业的破局时刻。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