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6 11:28
在持牌消费金融行业,海尔消费金融是“动作频繁”的代表,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总资产规模攀升至338.87亿元,较年初增长15.47%;净利润达到2.12亿元,增速接近20%,远超2.27%的营收增幅。这一业绩背后,是海尔消金独特的平台化战略在发挥作用。
01.场景“广撒网”,从线上巨头到线下生活
近日,海尔消金通过官网披露的67家合作机构名单,看这份名单,第一个感觉就是“广”。这份名单呈现出“广撒网”的特点,覆盖了从线上巨头到线下生活场景的多元化生态。
从名单来看,头部互联网平台几乎被一网打尽:今日头条(通过深圳智领星辰)、蚂蚁集团(蚂蚁智信)、京东(北京同邦卓益)等头部流量入口,以及携程、得物、等涵盖电商、旅游、社交、潮流购物的主流线上消费场景,还有线下医疗美容、教育分期、分蛋科技、给米等垂直领域的获客机构。
分析这67家合作机构,可以发现海尔消金构建了一个解决“流量获客-转化-风控”全链条的生态系统。
第一类是流量来源方。既包括头条、蚂蚁、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海量用户,也涵盖奇富科技、嘉银、众安等中腰部现金助贷平台,通过这些渠道获取贷款客户并实现收益分成或者固定收益。
第二类是消费场景平台。如携程的旅游分期、得物的潮品分期等,真正实现“场景+金融”的深度融合,将金融服务嵌入具体消费场景中。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类——37家融资担保机构。这个数量在目前已公布的持牌消金公司中位居首位,既包括助贷平台自身的增信机构,也有第三方担保公司。这些担保机构不仅为合作的中腰部平台提供增信服务,在联合贷业务中还能为合作金融机构提供风险兜底。
02.平台化生存:不做巨鲸,做海王
海尔消金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场成功的“平台化实验”。它打破了传统消金公司自建团队、自拓场景的重资产模式,转而复制海尔集团擅长的产业链整合逻辑。
这种模式让海尔消金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专注于资金定价、产品设计等核心能力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布局,随时调整流量来源。通过海尔自身的消费场景、以及外部消费场景合作,以及助贷平台合作、消金、银行联合分润等模式开展业务。其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这种“轻资产、平台化”的策略正在见效——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长,表明其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持续优化。
在当前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海尔消金的平台化实验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其独自深耕,不如共建生态。这种“不做巨鲸,做共生海域”的战略定位,或许正是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