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浦发银行诉讼一审落槌,*ST高鸿31.8亿诉讼压顶现金流告急

2025-09-26 16:37

9月25日,*ST高鸿(维权)(000851)一纸诉讼进展公告,将这家上市公司的债务困局再次拉到公众视野中。

公告显示,截至当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诉讼、仲裁金额已达31.8亿元,占到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合并报表净资产的386.9%,远超常规风险预警线。

而银行相关纠纷正是这场风险风暴的核心。

近日,浦发银行(600000)南京分行提起的两起诉讼,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已给出一审判决,要求江苏高鸿鼎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鼎恒子公司”)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浦发银行南京分行支付5000万元本金及相应利息、罚息、复利(截至2025年2月13日,利息等合计128.4万元,后续仍按合同约定计算),另需承担1.4万元律师费;江苏高鸿鼎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鼎远子公司”)则需支付4000万元本金及同期104万元的利息等费用,外加1万元律师费;*ST高鸿需对这两笔合计超9100万元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目前这两份判决仍在法定上诉期内,尚未正式生效。

截至公告当日,*ST高鸿的债务危机已牵涉10家金融机构,既有交通银行(601328)、光大银行(601818)这样的全国性国有及股份制银行,也涵盖南京银行(601009)、贵阳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

这些纠纷多以金融借款合同为核心,偶见少数保理合同争议,而*ST高鸿在其中的角色始终较为一致:大多以“连带责任保证人”的身份,为旗下控股子公司的借款“背书”,鼎恒、鼎远等子公司则是多数借款的实际主体。

更早启动的纠纷中,兴业银行(601166)北京花园路支行的两起案件已在2025年3月达成调解,其中一起针对子公司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8427.7万元借款,另一起是*ST高鸿自身16030.6万元的借款,调解书约定了分期还款计划,首笔款项需在2025年3月21日前支付,但*ST高鸿最终未能履约,已构成违约。

贵阳农村商业银行龙王支行的两起纠纷也有了阶段性结果,2024年9月起诉的18345.8万元借款案,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已作出判决,最终金额需按实际偿还情况确定;2025年8月另一起4123.7万元的纠纷则达成调解,约定2025年12月20日前先支付10万元,剩余款项在2026年3月31日前结清。

广州银行南京分行的两起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分别出具执行裁定书,查封冻结了与7960.6万元、1100万元借款等值的财产;光大银行北京宣武支行15211.5万元的借款纠纷,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已判决,北京金融法院还查封冻结了*ST高鸿及子公司的股权和银行账户;民生银行(600016)南京分行2779.3万元的纠纷,*ST高鸿已提交撤回上诉申请;浙商银行(601916)南京分行3200万元的借款纠纷,则仍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理中。

公告中,*ST高鸿坦称“目前现金流情况无法支付上述涉诉款项”,而这些银行纠纷里,仅有少数尚未开庭,多数已进入判决或执行环节,只是因部分判决未生效、执行金额尚未最终敲定,这些潜在债务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的具体影响,暂时还无法确定。

公司表示,后续会依据会计准则和实际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只是在31.8亿元累计诉讼金额的背景下,这场与银行的纠纷化解,仍显得任重道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