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来罗泾,与丰收击个掌!宝山农文旅融合“出圈”,周末遛娃又有新去处

2025-09-26 16:07

(来源:上观新闻)

金风送爽的九月,地处北上海的宝山罗泾镇海星村的草坪上飘起阵阵稻香与欢歌。一场以“丰收”为名的农文旅盛宴正在这里热热闹闹地上演——捕蟹大赛的欢呼、市集摊主的吆喝、合作签约的掌声,交织成宝山乡村振兴最动听的秋日乐章。

今天下午,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宝山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罗泾镇海星村鱼创路大草坪欢乐启幕。本次活动融合“助农、文旅、科技”三大板块,全面呈现宝山农业现代化新貌,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从签约合作的庄重时刻,到捕蟹比赛的欢声笑语,再到丰收市集的热闹叫卖,整场活动宛如一首生动的“丰收协奏曲”。

多方助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金融赋能签约环节,宝山区农业农村委与宝山区农商行、工行、农行、中行、安信农保5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我们将针对本次签约的农业项目推出专属信贷产品,同时提供结算优惠、风险保障等综合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宝山农业现代化升级。”合作金融机构代表表示。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藜麦创新、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基地二期、数字化河蟹养殖等3个项目落地,助力宝山农业实现 “科技升级”。宝山第三批区域公共品牌同步授牌,“花果宝山”系列农产品新包装发布,进一步擦亮本土农业品牌。此外,“幸福宝山路 魅力乡村行”宝山职工徒步赛、罗泾镇“泾”日趣哪儿乡游小程序先后发布,在乡村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工会组织被授予“工建联盟”单位称号。上海量泽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乡村文旅合作伙伴进行推介,为市民走进乡村、体验农耕搭建平台。市农科院与宝山区签订合作协议,永大菌业获授“全国县级优质田间学校”,以“院地合作”助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赋能,农业迈入“数字时代”

“传统养殖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河蟹养殖户老季的一句话,道出了宝山农业的转型变化。沪宝水产曾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宝山现代农业科技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据悉,数字化河蟹养殖可对养殖全流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涵盖蟹苗投放、饲料投喂、巡塘日志、病害防控等环节,实现标准化、科学化养殖。通过手机上的养殖追溯系统,就能看到河蟹从苗到蟹的“一生”。这背后,是宝山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走向“靠数据管理”的扎实努力。

活动现场,宝山区动物疫控中心、罗店镇金蓝子新洁蔬果专业合作社、杨行镇三家村蔬果专业合作社还分享了他们在疫病防控、蔬果培育等领域的科技兴农成果,直观展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赋能作用。

趣味体验,让丰收“可玩可感”

随着启动仪式按下“开始键”,为期两天的庆典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我是新罗泾大米的忠实顾客,每年新米上市都会第一时间抢购!今年发现他们还有直播,不用跑门店,线上就能下单,太方便了!”市民王女士兴奋地向身边游客介绍。

主会场“丰收集”设置四大展区,成为市民互动体验的核心区域。“花果宝山”展区集中展销新罗泾大米、宝山湖大闸蟹、永大菌菇等本土优质农产品,“乡村味道”展区内,四喜风糕等罗泾特色小吃引得市民驻足,“乡村手作”展区通过十字挑花、木质技艺展示,传递传统农耕文化魅力,“直播助农”专区则以“线上带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此外,同步开展的“丰收游”活动亮点十足——丰收盲盒、现场抽奖、露营体验等形式,让市民沉浸式感受乡村休闲乐趣。开幕式后,嘉宾们还共同参与捕蟹大赛,走进市集体验丰收氛围。

持续升温,节庆效应延伸乡村价值

活动期间还将举办涉农企业招商推介会,邀请多家科技型涉农企业交流互动,促进产业资源精准对接,区内百个一线班组将参与6公里乡村徒步赛,在行走中领略乡村新风貌,持续放大“丰收节”的带动效应。

本次活动由宝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区文化旅游局、区总工会、区体育局、罗泾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海星村、花红村村委会及宝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乡村振兴专委会协办,农商银行宝山支行、工商银行宝山支行、农业银行宝山支行、中国银行宝山支行、安信农保赞助。通过“节庆搭台、农文旅唱戏”,宝山将进一步打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原标题:《来罗泾,与丰收击个掌!宝山农文旅融合“出圈”,周末遛娃又有新去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郭剑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