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6 15:50
华熙生物的控股股东近期增持超过2亿元股份,但股价基本原地踏步踏。今年科创板股票大涨,华熙生物股价跑输科创50超过30个百分点,因机构已经投票,仅基金持股从高峰期23%至今不到9%,与此同时,券商也“敬而远之”。
2025年全年,华熙生物大概率要收入和利润“三连降”,遭遇业绩和股价“双杀”。
2025年8月中旬,招行北京分行提供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昕宇投资”)2.5亿元贷款额度。昕宇投资专款专用于增持华熙生物(688363),期限3年时间,担保人为华熙国际。
昕宇投资承诺,自8月8日开始的半年内,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2亿元,不高于3亿元,价格不高于70元。
如果按照中值,则昕宇投资增持金额就是2.5亿元,和招行北京分行的贷款额度完全一致。
9月24日,华熙生物公告,8月27日至9月19日,昕宇投资采用集合竞价累计增持约404万股,持股比例提高至59.69%,连同一致行动人,公司董事长也是实控人赵燕,合计持股华熙生物比例超过60%。
在昕宇投资增持期间,华熙生物的股价介于56元至62元之间,则404万股股份所需资金约2.3亿元至2.5亿元,超过此前承诺增持股份的下限。
增持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大股东拿出真金白银增持股份自然是希望向市场传递信心,提振股价,但华熙生物股价并不给力。
8月27日至9月19日,华熙生物股价也曾一度收于60元,并试图摸高62元,但最终没能稳住;最终从56.87元到56.56元,基本上纹丝不动。
2025年初至9月24日收市,华熙生物股价累计涨幅为8.2%,相对科创50指数同期47.3%的涨幅,跑输大盘39个百分点。
根据昕宇投资承诺增持的金额,还剩额度约5000万元,最多7000万元。既然2.5亿元/2.3亿元未能提振股价,剩余5000万元/7000万元额度增持股份,就指望能扭转局面?
通过企查查穿透股权发现,昕宇投资虽有多层股东,但最终由赵燕100%持有,所谓大股东增持,本质就是赵燕增持。这确实是不得已。
昕宇投资在8月8日宣布要增持股份,半个月后,华熙生物发布2025年中报。财报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22.6亿元,下降19.6%;实现净利润2.21亿元,下降35.4%。
分季度看,华熙生物一季度收入下滑20.8%,二季度下滑收入下滑18.4%。时间拉得更长,华熙生物自2024年二季度开始,已经连续5个季度收入下滑;过去8个季度中,只有1个季度收入是正增长。
其利润下滑更甚。已经连续3个中报利润都下滑,与2022年中报净利润4.73亿元相比,2025年中报只有2.21亿元,腰斩不止。
这份2025年中报,实控人赵燕心里自然是有数的,提前宣布增持,“对冲”一下财报带来的影响。
2018年至2021年,华熙生物收入增长54%、49%、40%、88%,三年累计增长近3倍;其净利润从4.24亿元增加至9.6亿元,增幅126%。
进入2022年后,华熙生物收入明显放缓至29%,2023年、2024年收入相继下滑4.5%、11.6%,2025年中报收入再降近两成,如无大意外,年度收入“三连降”应该跑不掉了。
2019年11月,华熙生物挂牌科创板,发行价不到48元,上市不到两年即2021年7月,一度冲破300元,市值接近1500亿元。实控人赵燕——被冠以“玻尿酸女王”,一时风头无两。
从2021年7月开始,华熙生物股价掉头向下,至2025年1月,一度跌至历史最低价42元,近期虽有所反弹,但稍有不慎就会再度破发。
昕宇投资回购股份的进程已近终盘,华熙生物股价未能有效提振,根子还是业绩基本盘不行。如果华熙生物业绩一路飘红,也不需要大股东出手。
股价是对公司业绩的提前兑现。华熙生物从2022年前收入动辄50%以上,到逐渐回归平凡,科创板股票的底色逐渐黯淡,也就不能怪投资者做出选择了。
在高峰期,华熙生物的股东数量超过4.4万户,至2025年6月还剩不到3.3万户,减少约1.1万户。不过,股价定价权更大程度上由机构决定。
华熙生物正是被机构“抛弃”了。
据万得,2022年末,基金持股华熙生物比例达到23.2%,随后持续走低,2024年6月时意外回到20.4%,随后就断崖式下降,至2025年6月,基金持股比例还剩下8.9%,和巅峰期相比减少14.3个百分点。
买方“抛弃”华熙生物,卖方同样远离。5月,华熙生物连续“炮轰”券商,其中报发布后,万得只收录到两家券商的研报。
昔日“宝马雕车香满路”,今时“门庭冷落鞍马稀”,不过就一两年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