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复盘:刘强东为何主动挑起外卖大战

2025-09-26 12:2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睿财经)

互联网行业的日新月异,提醒着每一个企业的实控人: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比如优酷上市坐稳头把交椅,把重心放在盈利上的时候,爱奇艺通过引入韩剧和自制剧成功实现突围,改变了视频行业的竞争格局;最近的例子,则是美团饿了么统治外卖领域多年,就在很多观察者认为,这个行业不会发生什么变革的时候,刘强东强势入局,将双雄争霸改成了三国杀。

三个月前,刘强东高调提出,京东要进军外卖事业。美团如临大敌,这从美团系列季度财报可以看出来,京东加入战局后对美团的利润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那么,京东为什么一定要进军外卖行业呢?

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01ONE

商业战略层面:京东的必然选择

❶ 寻找新的增长引擎: 京东的核心电商业务面临增长压力,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和流量来源。本地生活(尤其是外卖)是一个规模巨大、且与京东核心用户群(注重品质和时效)高度契合的赛道。切入外卖市场,是京东寻求“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尝试。

❷完善生态闭环: 京东一直致力于构建“小时达”的即时零售生态。外卖是即时零售中最高频、最刚需的场景。通过外卖业务,京东可以:

❸ 提升用户粘性: 让用户更频繁地打开京东App。

a) 盘活物流网络: 更好地利用其强大的同城配送能力(达达集团)。

b) 数据积累: 获取宝贵的本地消费数据,反哺其他业务。

主动进攻,而非被动防守: 在美团等对手不断侵蚀实物电商边界(如美团闪购)的背景下,京东进入外卖市场也是一种“围魏救赵”式的主动进攻,意在分散竞争对手的精力,巩固自身护城河。

02TWO

市场竞争层面:“鲶鱼效应”与行业洗牌

打破双寡头格局: 长期以来,中国外卖市场由美团和饿了么形成相对稳定的双寡头格局。京东的入局,就像一条“鲶鱼”,会重新激活市场竞争。

❶ 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对用户: 更激烈的竞争通常意味着平台会通过补贴、优惠券等方式争夺用户,消费者在短期内可能享受到更便宜的价格和更好的服务。

对商家:商家有了更多的平台选择,可能获得更低的佣金抽成或更优厚的合作条件,有助于降低经营成本。

对行业: 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例如在配送效率、算法优化、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比拼。

❷ 潜在的挑战与风险:

恶性竞争: 如果竞争演变为纯粹的“烧钱大战”,可能导致行业资源浪费,最终几家俱伤,甚至像早期的网约车、共享单车大战一样,留下一地鸡毛。

骑手与商家的压力: 激烈的竞争压力可能会部分转移到骑手和商家身上,例如对配送时效的极致追求可能增加骑手的交通安全风险,平台对商家的考核也可能更加严苛。

03THREE

社会影响层面:机遇与隐忧并存

就业机会: 新平台的扩张必然会创造更多的骑手、运营等就业岗位,对社会就业有正面作用。

❷ 数据安全与垄断担忧: 巨头之间的竞争本质是数据和流量的竞争。如何确保用户数据安全、防止平台利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是监管部门和公众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要避免从“双寡头”走向“三国杀”后,形成新的、更复杂的垄断局面。

❸ 实体经济的再思考: 外卖大战是线上经济对线下服务业渗透的深化。它一方面方便了生活,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而不是简单地替代或挤压。

小结:任何一个行业领域,有竞争肯定比垄断要好,多家竞争肯定比两家竞争好。京东入局,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至于未来外卖市场的竞争格局,是否还会涌现更多的竞争者,目前不好说,因为像京东一样拥有骑手资源的不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