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6 14:56
9月26日,杭州灵犀微光新品发布会暨“光波导技术破局:AR产业协同与生态共建之路”圆桌论坛成功举办。智动力(300686.SZ)董事长吴雄仰受邀出席,围绕阵列光波导技术商业化路径、产业链协同创新及中国AR产业发展方向发表核心观点。作为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龙头与AR产业深度参与者,吴雄仰提出“技术-制造-生态三角协同”战略,强调通过开放协作破解光波导量产难题,推动AR从“极客玩具”向“大众生产力”跨越,为行业贡献“智动力方案”。
技术突破与产业机遇
阵列光波导技术近期备受关注,主要源于Meta Ray-Ban Display的示范效应。这款产品采用LCoS+阵列光波导光学方案,提供>42PPD显示效果,最高入眼亮度超过5000尼特。
灵犀微光CEO郑昱在近期访谈中表示,消费级AR眼镜可分为L1-L4四个发展阶段。当前Meta Ray-Ban Display代表的L2阶段特点是“具备彩色显示,并深度整合AI Agent功能”。而灵犀微光于9月26日正式推出的二维阵列光波导旗舰产品L2-S30,精准卡位L2级智能助理类消费级AR市场,以“画质、架构、安全”三重突破,成为国产L2级AR光学方案标杆产品。
这一技术路径的成功市场验证,为整个AR产业链带来了信心。郑昱预计,未来3-5年内,真正具备AR功能的虚实结合型L3产品将出现。华西证券指出,随着消费级AR设备市场需求升级,光波导技术凭借轻薄化、大视场角优势成为行业主流发展方向。AR眼镜有望加速迭代放量,潜在成长空间巨大。
在这一背景下,智动力作为产业链中游关键环节,其战略定位与技术积累正成为推动光波导技术商业化的重要力量。
ODM与自有品牌双轮驱动
在面对“更看好ODM业务短期收益还是自有品牌长期增长空间”的提问时,吴雄仰给出了辩证回答:“短期内,ODM业务是支撑公司稳健运营和技术迭代的‘压舱石’;而长期看,自有品牌是构筑核心壁垒和实现价值跃升的‘桥头堡’。”
这一“双轮驱动”战略体现了智动力在AR产业布局上的阶段性思考。当前,AR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需求高度碎片化。通过ODM业务,智动力可以服务多品牌客户,快速上规模,获取即时的现金流和利润,支撑研发投入。
与此同时,通过自有品牌的前沿探索,智动力能够积累用户洞察,锤炼产品定义能力,为未来市场爆发做好准备。吴雄仰在圆桌论坛上分享了智动力在“标准化制造”与“定制化技术”之间的“平台化”平衡方案。
“我们的平衡术核心是 ‘平台化架构下的模块化创新’。”吴雄仰表示,智动力通过搭建统一的技术平台,将光波导模组、显示源、处理器等核心元件进行模块化设计。
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AR行业面临的规模化与定制化矛盾。基于平台化战略,智动力能够为不同客户提供兼具标准化效率与定制化灵活性的解决方案。
在制造端,智动力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能力,为光波导模组提供高精度结构件和组装服务。公司全球布局的生产基地进一步增强了其规模化供应能力。
场景化定义反推技术迭代
作为AR眼镜品牌方,智动力与灵犀微光等上游技术伙伴形成了独特的协同关系。吴雄仰强调,智动力不是被动接受技术,而是成为用户需求的“翻译官”和未来场景的“定义者”。
“通过‘场景化’定义反推技术迭代,避免陷入‘为技术而技术’的误区。”吴雄仰在圆桌论坛上阐述了他的产业逻辑。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智动力近期战略投资了深圳市蒙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家聚焦“AI+AR眼镜”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的创新企业。这笔投资体现了智动力布局AR终端市场的战略意图。
吴雄仰指出,与灵犀微光等优秀上游伙伴是“命运共同体”。智动力通过深入理解消费者需求和应用场景,为技术方提供明确的产品方向指引,共同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化进程。
这种“场景驱动”模式有利于解决AR技术与应用之间的断层问题。据华西证券研究,光波导技术仍需在成本、量产性能和光学表现等方面进一步改进。智动力的市场导向型创新正好为这些技术痛点提供了商业化突破路径。
生态共建推动产业化进程
在圆桌论坛的收尾互动环节,吴雄仰强调了生态共建对AR产业化的关键意义。他指出,推进“技术方+制造方+投资方”的跨领域协同,是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对于智动力而言,主动推进这种协同模式,是其从一家优秀的精密制造企业,迈向AR产业平台型生态组织者的关键一步。”吴雄仰表示。
智动力近期在AR领域的布局已体现出明显的生态化特征。除了投资蒙通智能外,公司还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活动,与产业链各方共同推动技术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
这种生态思维与灵犀微光等企业的战略不谋而合。郑昱在早前采访中表示:“灵犀微光在成为全球领先的光学模组企业的同时,更要推进促成一个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2025年2月,XREAL、龙旗科技等四家企业签署《AI/AR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技术标准+产业闭环+国家品牌”的三重战略,打造AI/AR产业链深度协同。这一行业动态进一步印证了生态共建正成为AR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结语:中国AR产业的未来路径
面对“中国AR产业如何实现对国际头部玩家从‘跟跑’到‘领跑’”的提问,吴雄仰用一句话给出了答案:“中国AR产业要实现领跑,关键在于合力构建一个以‘底层核心技术’为根基、以‘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为引擎的立体化创新系统。”
这一判断点明了中国AR产业发展的核心路径。目前,在光波导等AR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与国际领先厂商的差距正在缩小。灵犀微光等企业在阵列光波导技术上的进步,以及其在浙江建设的全自动化量产产线,均为中国AR产业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AI与AR技术的深度融合,AR眼镜正被视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核心形态之一。在这一重大技术变革中,中国凭借完整的电子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需求,有望孕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AR企业。
吴雄仰表示,智动力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效率优先”的年度战略,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协同优化及全渠道布局深化,抓住AR市场发展红利。随着AI与AR融合加速,智动力将以“ODM+自有品牌”双轮驱动模式,在即将到来的AR普及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