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光芯片国产化加速AI算力驱动高增长--A股光通信芯片投资布局正当时

2025-09-24 20:06

来源:雪球App,作者: 独角兽智库,(https://xueqiu.com/1048969405/354269324)

高速光芯片国产化率不足5%的背景下,政策与资本正双轮驱动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光通信芯片作为光模块的“心脏”,在5G通信、AI数据中心、自动驾驶等核心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直接决定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能耗与稳定性。

当前国内2.5G/10G低速光芯片国产化率已达90%和60%,但25G及以上高速芯片国产化率不足5%,高端市场被II-VI、Lumentum等美企垄断。

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800G/1.6T光模块成为数据中心标配,带动高速光芯片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12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8%),国产替代空间显著。

01 行业趋势:政策技术双驱动,国产替代加速

2025年3月,工信部发布《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核心器件专项规划》,明确未来3年投入5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25G以上光芯片量产,对实现进口替代的企业给予最高15%的研发费用补贴。

技术突破方面,2025年8月,国家光电子创新中心(九峰山实验室)联合云南锗业宣布6英寸磷化铟衬底量产良率突破92%,产能规划100万片/年,使国产衬底成本较进口降低40%,解决光芯片核心材料“卡脖子”问题。

资本市场上,2025年7月短短一周内,三家光芯片头部企业相继宣布完成亿元级大额融资,显示出资本对激光芯片领域的高度关注与青睐。

02 核心标的:领军企业各具优势,业绩增长显著

源杰科技(688498):国内激光器芯片供应商,毛利率高达71%

源杰科技是国内稀缺的激光器芯片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业绩亮眼: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70.6%;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330%。

公司毛利率达到48.8%,同比提升15.4个百分点;净利率22.57%,同比提升13.6个百分点。其数据中心业务毛利率高达71%,展现出极强的盈利能力。

源杰科技已成功从电信市场为主转型为“电信+数通”双轮驱动的高端光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2025年上半年,公司数据中心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1034%。

长光华芯(688048):高功率激光芯片龙头,业绩扭亏为盈

长光华芯2025年上半年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08%,归母净利润成功扭亏为盈,达897.45万元。

公司采用IDM生产模式,具备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设计、MOCVD外延、FAB晶圆流片等关键制程生产能力,是全球少数几家具备6吋线外延、晶圆制造等关键制程生产能力的IDM半导体激光器企业。

长光华芯持续推进“纵向+横向”扩张的业务布局,纵向往下游器件、模块及直接半导体激光器延伸,横向往VCSEL芯片及光通信芯片等半导体激光芯片扩展。

仕佳光子(688313):全球PLC光分路器芯片龙头,业绩爆发式增长

仕佳光子是全球PLC光分路器芯片龙头(市占率25%),产品打破日本住友垄断。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93亿元,同比飙升121.12%,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712.0%。

公司10G PON芯片通过中国移动认证,25G PLC芯片进入样品验证阶段,有望2026年量产。数据中心领域,其AWG芯片已适配800G光模块,2025年上半年相关业务营收增长72%,毛利率达41%(行业平均35%)。

中际旭创(300308):全球光模块龙头,深度绑定英伟达

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2024年800G光模块市占率超40%,1.6T硅光模块全球率先量产。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6.74亿元,同比增37.82%;净利润15.83亿,同比增56.83%。

客户有英伟达、谷歌、Meta等,北美订单占比超60%。2025H1营收147.89亿元(+36.95%),净利润39.95亿元(+69.40%),1.6T硅光模块已量产。

新易盛(300502):光模块新锐企业,业绩高速增长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公司实现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

公司自研硅光芯片良率85%(行业平均65%),1.6T硅光模块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30%,获英伟达、亚马逊50亿美元订单。

800G LPO产品通过英伟达认证,2025年产能翻倍,是亚马逊核心供应商,北美市场订单占比70%以上。

03 投资逻辑:三大主线布局光芯片产业链

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主线

国内光芯片产业链已逐步实现III-V族DFB、EML等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并向高端产品国产化加速迈进。在25G及以上高速光芯片国产化率不足5%的背景下,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源杰科技在25G DFB领域具备技术壁垒,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53%;光迅科技作为国内唯一自研25G EML光芯片并量产的企业,CPO技术储备深厚;

长光华芯100G EML实现量产,200G EML进入送样阶段。

AI算力驱动需求主线

AI算力建设是未来多年的确定性趋势,光模块、光芯片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组件,需求将持续高增长。

英伟达2025Q2数据中心收入411亿元(+56%),AI集群光模块需求激增。中际旭创、新易盛作为光模块龙头,直接受益于全球AI算力建设;

源杰科技在AI数据中心市场实现大幅度增长,硅光方案所需的大功率CW激光器芯片技术壁垒较高;天孚通信是英伟达800G光器件独家中国供应商,2024光有源业务收入增长242%。

新兴应用拓展主线

光芯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光通信向激光雷达、光计算、3D传感等新兴领域延伸。

长光华芯车载VCSEL激光雷达芯片已通过车规级AEC-Q102认证,有望受益车载激光雷达行业需求的持续爆发;光本位科技(未上市)是全球首家采用“硅光+相变材料(PCM)”异质集成技术实现存算一体化的企业,核心产品光子存算芯片聚焦大模型训练/推理等高算力场景。

04 风险提示:行业面临多重挑战

光通信芯片行业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风险:

一是技术迭代风险。光通信技术更新速度快,企业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性,一旦技术落后可能导致市场份额快速流失。

二是海外需求波动风险。我国光通信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普遍较高,海外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对企业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三是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随着行业景气度提升,新进入者增加,可能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海外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国产光芯片正站在历史的拐点上。

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AI算力与数据中心需求爆发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从源杰科技71%毛利率的数据中心业务,到长光华芯的扭亏为盈;

从仕佳光子1712%的净利润增长,到中际旭创全球领先的1.6T硅光模块——

这些数据显示国产光芯片企业正在高端领域不断突破。

投资光芯片,不仅是投资一个高增长行业,更是投资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未来。

那些在技术上构筑壁垒、在市场上绑定头部客户、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的企业,将在这场国产替代浪潮中脱颖而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