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不惧风雨,如期而至!药物前沿技术与临床研究论坛顺利举行

2025-09-25 17:36

(来源:博济医药

  9月23日,由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临床专委会和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研发与服务专委会联合主办,博济医药、新济药业、越洋医药、嘉检医学、华测检测和金墁利医药共同协办,2025药物前沿技术与临床研究主题论坛在广州市南沙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办。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举办当天,南沙区发布台风黄色预警,就在这台风“桦加沙”即将到来的特殊条件下,50多位来自大湾区的创新药领军者们如期而至。

  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执行会长朱少璇、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传斌博士、越洋医药开发(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闻晓光博士、帝奇医药董事长刘锋博士、广州嘉检医学检测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巍博士、广州维奥康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贵子、华测检测临床分析中心主任张毅、博济医药临床药理部总监白虎成等50余名生物医药行业领军者、企业代表及学者共襄此次盛会。本次会议由博济医药商务总监谢松平主持。

  会议伊始,朱少璇发表开幕致辞。她表示,协同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当前资本环境趋紧等挑战,她鼓励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坚定信心、携手共进,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姿态应对风浪,共同推进生物医药全链条协同发展。

  在专题报告环节,吴传斌教授首先以《创新制剂的立项开发策略与临床要点》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制剂创新应立足于临床需求,兼具市场价值与产业化可行性,并重点介绍了可溶微针技术和鼻喷制剂的最新进展,面对微针制剂需实现高精准给药、高渗透性和高智能化生产三大挑战,而鼻喷制剂则在帕金森病治疗中展现出快速起效的优势,具备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为深耕缓控释制剂技术研发的企业代表,闻晓光博士在《赢在迭代创新-制剂(缓控释制剂)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的演讲中,深入讲解了迭代创新在实现“老药新用”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缓控释制剂不仅能有效降低药物最大浓度(Cmax),减少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并结合ALZA平台技术案例,为改良型新药的开发提供了实践参考,进一步深化了制剂技术创新的讨论。

  在制剂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如何将其精准推向临床成为关键议题。白虎成在《改良型新药的临床决胜:从立项到申报的药理智慧》的演讲中,深度剖析了改良型新药的临床药理核心,是通过对被改良药物的剂量-暴露-效应关系的优化,体现临床优势。他还分享了伊立替康脂质体、普拉克索缓释片,口服紫杉醇溶液等研发案例,系统展现了改良型新药对药物临床价值的提升作用,为改良型新药的临床转化提供了策略指引。

  论坛议题随后转向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这一前沿领域。张巍博士在《细胞基因治疗在疾病开发中的痛点问题与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演讲中,深入分析了基因细胞治疗管线快速增长背后的挑战。他指出,临床前研究面临遗传病基础数据不全、发病率误判等问题,生产制造中细胞扩增过程存在基因组不稳定性风险。

  张巍还介绍了开发ultra-sensitive检测技术和线粒体质控(mitoQC)的重要性,以及推动与国际体系合作以加速审批与保险覆盖的策略,为CGT领域的突破提供了系统性思路。

  论坛最后聚焦于ADC类药物这一热点领域。张毅博士在《ADC类药物的临床生物分析策略》中,详细探讨了该类药物结构复杂性及其对药效与安全性的影响。他介绍了可裂解linker的优势、Payload的发展历程,以及生物分析中需分别检测总抗体、偶联抗体(ADC)、游离payload、抗药抗体(ADA)及中和抗体(Nab)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同时,分享了华测医药在ADC药物生物分析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多靶点、多毒素类型的分析平台建设,为ADC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论坛尾声,朱少璇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尽管台风将至,许多创新药研发同仁依然不惧风雨、如期而来,这份执着令人动容。今天的演讲嘉宾大多拥有海外研发背景,是大湾区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界享有盛誉的专家,感谢他们带来的精彩分享,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与启发。

  “正如即将登陆的台风,当前生物医药产业也正经历一段风雨兼程的艰难时期。然而,从今天各位与会者身上,我看到了对创新的热忱与对知识的渴求。这份坚持,让我深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大湾区生物医药的未来一定充满光明。”

  本次论坛不仅为与会专家与各企业代表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也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协同创新与技术转化注入了新动能。各方表示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关于博济医药:

新药&医疗器械一站式综合服务CRO

  博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济医药”, 股票代码为300404)创建于2002年,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注册资本金3.82亿元,是一家为国内外医药企业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全流程“一站式”外包服务(CRO+CDMO)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拥有1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办公、实验和生产场所,目前有超1400名员工,旗下拥有三十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以及十余家关联业务的参股公司;目前获得中国医药外包公司10强、中国医药服务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CRO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全流程服务CRO,亦是以临床试验为主的CRO上市公司企业。

  博济医药“一站式”服务包括:新药立项研究和活性筛选、药学研究(原料、制剂)、药物评价(药效学、毒理学)、小分子创新药一体化服务、临床研究(含医疗器械)、药械中美双报(注册服务)、CDMO生产(MAH落地)、技术成果转化等,涵盖了新药研发各个阶段。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