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5 18:08
在当前经济社会环境快速变迁与企业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职工群体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与复杂特征。这一变化既对企业传统管理方式带来挑战,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契机。作为经济与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新时代展现出新活力,这已成为各类企业亟待应对的关键课题。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赵楼煤矿结合自身实际,以“三个一”机制为核心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创新,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综合战斗力。
一、新时代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价值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宝贵传统、鲜明特色和重要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论述突显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与战略性地位。对企业来说,它是统一思想、汇聚力量、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伴随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企业面临更复杂的环境和更激烈的竞争。改革过程中的利益重构深刻影响着职工心态,使其思想更具独立性、选择性、变动性和差异性。以往“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效果逐渐减弱,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职工的真实需求。《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应“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提升其时代性与吸引力”。这为企业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新载体提供了基本遵循,必须在守正创新中回应时代要求与职工期待。
二、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凝聚共识,助推高质量发展。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上下同欲、目标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以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帮助他们理解国家政策、行业动向与企业战略,把个人成长融入企业发展和国家大局。例如,赵楼煤矿在承担“面向冲击地压矿井防冲钻孔机器人”这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初期,部分职工存在顾虑与畏难心理。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召开攻坚研讨会等多元化思想工作,党委成功引导职工转变态度,积极投身项目,形成协同推进的强大动力。
(二)调和矛盾,营造和谐氛围。在企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利益调整和矛盾的发生不可避免。赵楼煤矿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与细致,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初期。例如,综合服务中心一名职工因岗位调动产生消极情绪,工作表现明显下滑。经领导深入沟通,发现其因老人重病面临经济与精神双重压力。单位及时调整其工作班次,协助申领困难补助并提供帮扶。这一精准关怀不仅解开了职工心结,恢复了其工作积极性,也有效预防了潜在冲突,巩固了企业内部的稳定与和谐。
(三)提升素质,激活人才潜力。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思想政治工作应致力于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提升整体素质。赵楼煤矿将思想引导与技能培训、职业规划、创新激励有机结合,依托“阳光赵楼”民情日记等渠道广泛收集职工意见。例如,运转工区一位年轻技术员通过民情日记提出设备改造中的技术难题,企业迅速协调专家支持,助力其突破瓶颈。此举不仅提升了个人专业水平,也激发了团队整体的学习与创新热情。
三、赵楼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的核心举措
(一)精确定位工作方向,确保同频共振。该矿党委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根本政治要求,压实各级党组织工作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在工作目标设定上,围绕矿井安全生产等中心任务,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从“泛泛而谈”向“精准滴灌”转变。同时,运用现代化传播平台,实现教育内容的即时送达和双向沟通,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党中央决策部署、上级党委要求和矿井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二)精心设计“三个一”流程,实现闭环管理。一是建立“一档”,夯实信息基础。各单位为每位职工建立“职工家庭信息档案”,收录直系亲属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家庭困难等信息,为精准化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提供依据。如职工家属突发重大疾病时,组织可通过档案及时掌握情况并启动帮扶机制。二是制定“一表”,实现全员覆盖。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制定年度和月度“谈心谈话计划表”,根据职工岗位特性、性格特点、近期表现等因素,实行差异化、个性化安排,确保不漏一人,对重点人员增加谈话频次。如综采一区针对关键岗位和不善言辞的职工,采取了相应的谈话措施,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做好“一记”,强化闭环解决。“阳光赵楼”民情日记是记录、反映、跟踪、解决职工诉求的关键载体,聚焦六大类问题,建立“记录-上报-研判-分流-处理-反馈-归档”闭环管理流程。如职工通过民情日记反映问题后,经职能部门分析研判、解决处理,提升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成效。
(三)精准解决疑难问题,提升工作实效性
一是全面摸排重点人员。建立定期排查机制,动态确定重点关注职工名单,对重点人员实行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一次面对面深度交流制度。如普掘一区一名职工因家庭经济困难工作效率下滑,通过重点谈话了解情况后,区队帮助其申请救助金,使其工作状态回升。二是分类解决实际问题。对收集到的问题建立台账,按性质、紧急程度、解决难度等分类建档,明确责任部门、解决时限和预期目标。如在推进智能化工作面建设时,针对职工担心操作不熟练影响绩效收入的问题,通过组织专项技能培训、安排“师带徒”、优化绩效考核方案等措施,解决了职工的担忧,保证了新技术应用的平稳过渡。
(四)精细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常态长效
一是严格责任分工。贯彻“党组织书记首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制度,构建党委领导、党政共管、部门协同、支部落实的工作体系。例如,运搬一区党支部书记亲自审定谈心计划,率先与关键岗位职工交流,发挥带头作用。二是创新载体形式。除主体流程外,广泛开展文体活动、“进家庭”慰问及先进评选等,使思想教育融入文化培育与情感互动,提升工作的人本色彩与感染力。三是加强督查考核。矿党委设立督导组,按季度检查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情况,考核结果与绩效、评优及党建考评关联,对成效显著者表彰奖励,对落实不力者约谈问责,确保创新措施持续生效。
四、赵楼煤矿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的主要成效
(一)职工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三个一”工作法加强了企业与职工的联系,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大幅提高。在矿井5311工作面疏排水等急难险重任务时,干部职工主动请缨,各部门协作紧密,展现出强大的团结力量和奉献精神,圆满完成任务,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
(二)企业内部环境持续保持和谐稳定。由于矛盾排查化解机制的有效运行和职工诉求的及时解决,赵楼煤矿近年来未发生因职工思想问题处理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重大负面舆情。职工队伍思想稳定,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安定有序的内部环境。
(三)企业运营效率与发展质量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激发了职工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智慧。职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活动,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等方面提出了大量可行性建议并被采纳,促进了矿井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了政治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
企业应持续顺应时代变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以更好地适配职工需求与发展要求。赵楼煤矿以“三个一”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为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实践样本。通过职工家庭档案、谈心计划及民情日记等举措,该矿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常态与闭环管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坚实的思想支撑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