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5 17:50
当地时间9月1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计划上调对“未与其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的关键进口商品关税,以提振本土产业,并减少对亚洲进口的依赖。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埃布拉德当天表示,相关提案已递交国会。据透露,此次调整中,进口汽车关税将被提升至最高50%。多位行业人士表示,中国作为墨西哥最大汽车进口来源国,50%的关税将使中国车企受到严重冲击,而墨西哥此举也被认为是屈服于美国压力。
进口关税或升至最高50%
目前,墨西哥对中国轻型汽车征收的进口关税为15%至20%。墨西哥经济部指出,此次关税调整涵盖纺织、钢铁和汽车等多个行业,将不同程度地提高关税,预计将影响总额达52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根据相关草案,受影响的产品类别多达1400余种,也涉及进口汽车零部件。墨西哥经济部的文件显示,新关税主要针对与墨西哥没有自贸协定的国家,包括中国、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泰国和土耳其等。
“目前我们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至多20%的关税,我们将把关税提高到允许范围内的最高水平。”埃布拉德表示,“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墨西哥汽车行业几乎无法与中国竞争。”他还强调,上述关税措施将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定的范围内实施,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墨西哥的就业岗位,因为中国汽车进入本地市场时的价格“低于墨西哥的参考价格”。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早些时候,埃布拉德还曾反对关税措施,称其不利于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
墨西哥电动汽车协会主席尤金尼奥·格兰迪奥表示,去年墨西哥就曾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的关税从0%提高到15%,接下来或将提高到50%。在他看来,50%是非常激进的税率,“绝对会改变游戏规则”。
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主席弗拉维奥·沃尔佩表示,特朗普政府将“非常看好”墨西哥新的关税政策,因为这将使美国车企在墨西哥更容易与比亚迪等竞争。
对于此次提升关税的动机,美洲市场情报公司董事总经理约翰·普莱斯分析认为,墨西哥一方面是回应美方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另外,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玛丽安娜·坎佩罗坦言:“美国不会允许中国把墨西哥作为进入美国的‘后门’。”
对于墨西哥可能加征关税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始终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歧视性排他性措施,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损害中方的正当权益,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林剑指出,中国和墨西哥同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互利共赢是中墨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中方高度重视中墨关系发展,希望墨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贸易发展。
已成中国汽车最大出口市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些关税将对中国汽车业产生一定影响。他表示:“墨西哥是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基地,汽车和零部件进口占比较高,关税上调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亚洲出口的竞争力。”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关税上调涉及到汽车和零部件的主要分为3档,50%、35%和10%,大部分是50%这一档,影响还是很大的。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7月,中国对墨西哥出口整车(含成套散件)32.2万辆,位列第一。”目前,墨西哥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在墨西哥进口车市场中的比重日益提升,目前占据该市场最大份额。
众所周知,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尤其是接近美国市场的优势,以及《美墨加协定》(USMCA)等多项自由贸易协定的加持,再加上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优势,墨西哥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国。宝马、奥迪、福特、通用汽车、梅赛德斯-奔驰、日产、特斯拉等诸多车企均已在该国建厂。墨西哥汽车工业协会(AMIA)预测,2025年,墨西哥有望跻身全球五大汽车生产国之列,紧随德国之后。
包括名爵、江淮、奇瑞、比亚迪等在内的多家中国车企正积极拓展墨西哥市场,尤其是在电动化浪潮下,墨西哥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出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比亚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2023年底进入墨西哥市场以来销量一直保持爆发性增长。2024年,比亚迪在墨西哥销售了约4万辆电动汽车,占到该国电动汽车总销量的近一半。今年1~8月,比亚迪在墨西哥的销量翻番,超过8万辆。
而今,关税政策变化或将改变这一切。勤迈企业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于乐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这一政策调整对中国车企的影响是直接且巨大的。它直接打击了中国车企原有的‘曲线救国’策略。很多中国主机厂原本计划在墨西哥投资建厂时采用‘中国产关键部件+墨西哥最终组装’的模式来规避北美地区的高关税。但新政策实施后,这条路基本走不通了。再加上从2025年初开始,北美区域投资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加,已有多家原本计划投资的中国车企暂停或调整了他们在墨西哥的建厂计划。”
目前,中国车企主要是以进口方式拓展墨西哥市场。相比之下,零部件供应商的本土化步伐更快,此前不少中国零部件供应商跟随特斯拉进入墨西哥,开启了在北美汽车产业链核心区域的深度布局。这些供应商涵盖电池材料、车载电子、底盘系统、内外饰件等多个细分领域。
多位海外分析师指出,墨西哥此次新的关税政策将主要影响在中国制造并在墨西哥销售的电动汽车,例如比亚迪和特斯拉,并可能会对墨西哥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造成打击。相比之下,在墨西哥设有生产工厂的美国三大传统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将不受新关税政策的影响。
本土化成绕不开的选项
在外界普遍看来,墨西哥计划对中国等国汽车和其他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是屈服于美国压力。不过,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却辩称,该国无意与他国发生冲突,并否认加税是为了“讨好美国”。
中国是墨西哥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墨西哥中国商会在一份声明中,呼吁辛鲍姆政府重新考虑征税。
那么,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就没有机会了吗?“也不是,但惟一的出路就是根据USMCA的合规要求实施本土化生产。不过,我们在服务中国企业出海墨西哥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中国企业的本土化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最大的障碍往往并非生产本身,而是供应链体系、售后网络和市场壁垒。其中,售后是中国品牌汽车在墨西哥最被诟病的地方之一,维修网点少,零部件库存不足,导致车主维修等待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消费体验,甚至有部分墨西哥本土的保险公司曾因维修困难和成本不可控,拒绝为某些中国品牌的车型承保。”于乐告诉记者。
“综合来看,如果中国车企下定决心要进入墨西哥市场,就必须做好长期、大规模投入的准备。我的建议是:要么不进,要进就必须进行彻底的本土化投资。”于乐强调。
至于应对举措,孙晓红也告诉记者:“短期来看,需要重新核算出口价格,但30%的关税增幅就已经超出企业利润的可承受范围。中期来看,可以通过政府层面,依据WTO规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进行磋商。长期来看,企业需从单纯出口转向‘贸易+投资’模式,即考虑在墨西哥本土建厂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