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禁塑令落地!史上最严,违者最高罚款10万元!

2025-09-25 16:57

上海“史上最严禁塑令”9月1日已经生效,一次性塑料制品市场迎来巨大变革。

根据上海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决定》提出依法禁止、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动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这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禁塑令”

新规直接淘汰PE淋膜、PLA涂层等“伪环保”纸杯餐盒,要求必须“易回收、可再浆”,违规企业面临高达10万元的罚款甚至停业风险

困局:每天300万单外卖背后的生态代价

上海日均近300万单餐饮外卖,每年消耗近10万吨石油基塑料餐盒。这些看似普通的餐盒、纸杯,实则暗藏环境隐患:内壁的PE淋膜或PLA涂层虽然能实现防水防油功能,却让整个容器沦为“回收噩梦”——纸膜难以分离,导致其无法作为废纸再生利用,最终只能被焚烧或填埋。专家指出,这类“伪环保”产品不仅污染回收体系,还会在自然环境中释放微塑料,威胁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

更严峻的是,传统替代品同样存在短板。例如,纸浆模塑餐具虽被广泛使用,但超九成产品氟化物含量超标,远超欧盟标准;无纺布袋虽被视为塑料袋替代品,但其塑料成分占比超九成,单次使用的能耗和碳排放竟是一次性塑料袋的17倍以上。这些“绿色陷阱”倒逼上海必须寻找真正符合“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方案。

全国即将跟进!

上海只是开始,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提出:今年各地级市以上城市都要实现外卖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减量30%的目标。

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已经派人到上海“抄作业”,这一做法将面向全国推广。这意味着,上海仅仅是一个开端,一场全国性的“塑料革命”即将拉开帷幕。

中国禁塑步伐加快,与国际趋势保持一致。法国早在2020年就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餐具,欧盟的禁塑行动更是可以追溯到2015年。

以后生物降解塑料需求有多大?

生物降解塑料有哪些主要种类?

PLA(polylactic acid):聚乳酸,是一种热塑性脂肪族聚酯,原料主要来源于木薯、稻草秸杆等非粮生物基材料。

PBAT(Poly (butyleneadipate-co-terephthalate)):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石化基可生物降解材料的代表。

PHA(polyhydroxyalkanoate):聚羟基脂肪酸酯,是聚羟基脂肪酸酯类材料的总称。

PGA (Polyglycolide):聚乙醇酸,是一种线性脂肪族聚酯。

生物降解塑料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国政府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加上公众对塑料废物不良影响的认识在包装和农业中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量的逐渐提高,助推着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规模不断高速增长。

EUBP发布的数据显示:几乎所有传统塑料材料和相应应用都有生物塑料替代品。

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约占每年近 4.14 亿吨塑料产量的0.5%,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全球生物塑料生产能力将从2024年的约247万吨大幅增加到2029年的约573万吨的规模。

图表3:2023-2029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及增长趋势预测(万吨,%)

其中:聚乳酸(PLA)的产能规模最大(242万吨/年),市场份额最多(42%);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产能接近100万吨,市场份额约为1/4;生物基聚乙烯(PE)和生物基PP分别占9%,规模约为50万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