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刚刚,半导体业绩王,利润猛增200%,毫无悬念!

2025-09-25 17:27

(来源:老张投研)

半导体设备,杀出一个业绩王!

长川科技

近日,长川科技公布2025年三季报预告,前三季度盈利8.27-8.77亿元,同比预增131.39%-145.38%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预计达到4-4.5亿元,同比大增180.67%- 215.75%,仅三个月赚足了2024全年利润,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半导体行业首个三季报预告。

然而,除了业绩爆发,2025年以来长川科技更是动作不断:

99日,公司拟以1.19亿元收购视觉技术企业科为升49%股权,收购完成后长川科技将100%控股科为升。

6月,长川科技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31.32亿元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性,其中22亿元用于设备研发

5月,长川科技拟与上海装备、本坚芯链合资成立公司,从事高端封测设备生产销售。其中,长川科技出资5000万,占注册资本的50%

企业定增再正常不过了,但引人注意的是,长川科技前次募投项目已两度延期。

一次是20245月,长川科技公告称“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延期至202412月底,并将剩余5000万元变更于“集成电路高端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另一次是202412月,长川科技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探针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延长至20251231

一边是业绩爆发,一边是大手笔定增,令人不禁疑问:长川科技此次抛出31亿定增计划是否与业绩爆发有关?公司变更资金用途是真需求还是权宜之计?

我们逐一看下。

从国内整个半导体设备行业看,高端沉积设备、涂胶显影设备、量测设备以及光刻设备国产化率不足20%

其中,半导体测试设备贯穿半导体设计、制造以及封测环节,是确保芯片性能、提升良率的关键设备。

尤其是,伴随工艺节点缩小,检量测工序翻倍增加,28nm工序近百道,14nm则增加至上千道,换句话说国产测试线的表现直接影响了先进制程的国产化率。

长川科技支柱业务正是半导体测试设备,核心产品为测试机和分选机,是半导体测试设备行业占比较大的两个细分领域,也是国产替代的重要环节。

那么,长川科技业绩爆发仅仅是因为切中半导体产业链核心吗?

并不是,核心在于技术与需求共振。

首先,长川科技业绩增长与下游客户扩产密切相关。

20258月先进封装龙头日月光以15.6亿元收购稳懋半导体厂房,意在扩产。国内华天科技20亿元成立子公司,意在加码先进封装。

而长川科技客户以晶圆、封测厂商为主,目前,公司产品已经获得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日月光以及美光等头部认可。

这一点清晰的反应到了长川科技两个关键数据上。

一个是合同负债。

合同负债可以衡量一个企业的订单水平。

2024年长川科技合同负债为3243万元,同比增长209.52%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同负债攀升至6314万元,增速达143.79%

一个是产能利用率。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为96.35%,同比大幅提高了33.57个百分点,而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达71.33%,同比提高了4.43个百分点,设备几乎是满负荷运转。

这恰好回答了我们前面提出来第二个问题:长川科技变更5000万资金用途是真需求。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集成电路高端智能制造项目”已经完工,累计实现收益1.18亿元,产能开始向业绩转化。

其次,对半导体企业来说,研发是最大的杀伤利器。

2025AI技术的渗透带动了Soc芯片、存储芯片向更高容量、更高带宽迭代,芯片的复杂性对测试机、分选机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整个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看,2024年爱德万SoC测试设备国内市占率60%,存储测试设备50%,国产替代空间很大。

据测算,2025年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138亿美元,SoC与存储测试机预计分别达48亿美元、24亿美元。

所以,长川科技此时抛出31亿元的定增计划目的很明确,即顺应行业需求,补全技术短板。

2023年长川科技研发费用率达到巅峰40.31%,之后2024年降至26.55%2025年上半年为21.83%,仍高于华峰测控精测电子

成果上,长川科技分选机实现了重力、平移式、转塔式全覆盖,性能可对标国外,测试机推出了D9000Soc系列,实现了部分国产替代。

然而很多时候,研发很容易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包袱。

比如,近三年联动科技研发费用率达30%以上,但净利率降至个位数,精创电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负增长。

长川科技就不一样了,高研发不仅没有侵蚀公司利润,反而使其享受了产品溢价带来的盈利优势。

2020-2024年公司毛利率达50%以上,净利率更是从2023年的3.42%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9.67%,可见公司研发已经与行业需求形成了正向循环。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长川科技现金流正在失血。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8亿元,扣除资本开支后公司自由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4亿元,入不敷出。

在此情况下,长川科技选择把钱花在刀刃上,暂缓了部分探针台的投入。

探针台是检测半导体芯片电、光参数的关键设备,其子系统包含载物台、光学元件以及卡盘三部分。在晶圆检测环节,测试机必须搭配探针台使用。

需要说明的一点,长川科技暂缓的是毛利率低、竞争激烈的CP12-SiC/GaN探针台,而对于高技术壁垒探针台公司仍在研发。

目前,CP12-SOC/CISCP12-Discrete达到量产,CP12-Memory存储器现已进入样机测试阶段。

事实证明,企业谋发展,则为之计深远。

长川科技9月初收购科为升意欲借科为升视觉平台,一来提高公司光学检测设备技术,二来协同探针台研发项目。

所以,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在半导体国产替代中,长川科技握住了关键环节。诚然,公司短期虽受现金流掣肘,但技术终将会成为其护城河里最硬的那块砖。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