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阿里到底算新登还是老登?

2025-09-25 17:21

(来源:派克斯研究院)

这两天 ,阿里大涨,乃至于带动大量跟阿里有一丢丢关系的A股相关公司都在涨。

美国的木头姐,最近也大笔加仓了阿里。而芒格的持仓,到今天也已经大赚,可以洗他老人家已经看不到了。

为什么阿里最近走得这么好呢?

这主要是因为AI赛道大热,给包括阿里在内的整个港股互联网企业做了一次估值从古。

阿里巴巴,是港股互联网行业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它有登气十足的老登业务。

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阿里巴巴营收盈利的主要来源都还是以淘天为核心的国内电商

它也有一些不那么登的中等业务,比如海外电商。

同时,它还有现在资本市场最喜欢的新登业务,以阿里云为核心的AI板块。

之前长期低估,就是市场忽略其新登的价值,只对老登板块进行估值。

而老登板块又受制于经济的弱复苏环境,增速堪忧。

这样的情况,在其他互联网公司上也有体现。

比如百度,老登板块是搜索,新登板块是人工智能和昆仑芯。

而在长期的下跌里,市场基本已经忘了昆仑芯的事。毕竟专门研究百度的分析员都失业了,专门做百度的投资者都破产了。

这段时间算力重回C位,市场这才忽然想起来,百度这企业虽然缺德,但好像还有个叫昆仑芯的东西。于是百度狂涨。

我一直跟大家讲,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其实近似于是消费+AI的概念。

这些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业务,和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挂钩。

比如腾讯靠游戏 ,那就得大家愿意买皮肤。

阿里京东拼多多靠商家广告,那起码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有钱赚。

百度靠各种缺德广告,但终究还是得有消费者愿意去缺德商家消费。

但互联网行业,也有很强的AI属性。

比如阿里云,比如阿里能在Deepseek后问世后依据同一思路迅速做出同样顶尖的大模型。

比如腾讯,世界游戏一哥,同时腾讯元宝也算拿得出手。

比如快手,中国上市公司里“AI+视频”龙头。

而港股互联网公司的AI属性,一直以来都是被资本市场忽略。

最近互联网公司的大涨,一定程度上只能算是估值修复,非常合理。

然而,在我看来,目前市场只对互联网的老登业务和新登业务进行了定价,并且大概率还是不充分的定价。

但对互联网行业在AI时代真正的价值,却还没有较强的一致性预期。

目前市场对互联网行业新登业务的认知,主要在硬件上,比如百度的昆仑芯。

但我认为,在AI赛道上,互联网行业真正可以碾压其他行业的,是软件。

硬件,是硬桥硬马的,是很难借力的。你能说百度的昆仑芯一定就能做的比A股的那些芯片公司好吗?恐怕谁也不能说这个话。

但软件不是。

互联网企业,在AI软件上是有巨大优势的。

互联网行业,首先有数据优势。

腾讯、阿里手上的数据,是国内任何一家民企都无法比拟的。而数据是AI的养料。

没有数据,再好的AI应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次,互联网行业还有流量优势。

我之前跟大家伙腾讯护城河的时候,举过斗地主的例子。即,全世界谁来做斗地主游戏都没什么区别,但最后能赢者全拿的只能是腾讯。

为啥呢,因为腾讯把持着微信+QQ,有流量优势。

那同样的例子,也可以代入到未来的大模型等AI应用。

只要是TO CAI软件,互联网行业都会有流量优势。

最后,互联网行业目前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应用优势。

比如游戏和视频,这目前已经是相对成熟的软件应用了。而互联网行业整体在这块优势非常大。

整体来说,我认为互联网行业在AI赛道里时有机会站上C位的赛道。

只不过,目前市场更喜欢确定性更强的硬件,外加互联网行业的老登业务混淆视听的缘故,让互联网行业的估值还远无法和国内AI赛道相提并论。

但如果AI时代真的已经在敲门,那港股互联网企业就绝不会缺席。

现在的定价水平,可能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一年350元,即享与派克斯研究院主理人派克施、总监Sky以及所有研究员无限提问权益。

更有不对外公开的市场第一手研报、数据、小作文等大量贴盘资讯实时更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