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建材行业稳增长方案发布,大盘成长ETF(159203)上涨超1.6%,一键布局牛市主线

2025-09-25 11:39

截至2025年9月25日 11:18,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下跌0.91%。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中国电信领涨0.56%,北京控股上涨0.41%,中国海洋石油上涨0.26%;中信银行领跌2.65%,中国联通下跌2.41%,中国银行下跌2.34%。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下跌1.21%,最新报价1.06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3月累计上涨4.77%。

流动性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盘中换手1.83%,成交9688.16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4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月日均成交2.36亿元。

截至2025年9月25日 11:18,国证大盘成长指数强势上涨1.55%,成分股洛阳钼业上涨9.98%,亿纬锂能上涨7.35%,紫金矿业上涨6.09%,赣锋锂业,新易盛等个股跟涨。大盘成长ETF(159203)上涨1.44%, 冲击5连涨。最新价报1.34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4日,大盘成长ETF近1周累计上涨2.09%。

流动性方面,大盘成长ETF盘中换手7.99%,成交135.47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9月24日,大盘成长ETF近1年日均成交858.12万元。

【事件】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五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一点,强化行业管理,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促进水泥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加快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由项目管理向规划引导转变;制修订水泥、平板玻璃等规范条件,推进规范企业分级分类管理。

【机构解读】

(1)供给收缩背景下,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具备规模、环保和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利好龙头及区域龙头的估值修复。稳价优于增量,应调整对建材企业的估值逻辑,从过去产能扩张预期转向对现有产能的盈利质量、现金流状况和分红能力的评估。

(2)近期AI领域重大事件频出:9月10日甲骨文发布天量业绩指引,9月23日英伟达宣布千亿美元级投资OpenAI,9月24日阿里云大会召开,同期上海微电子(SMEE)在工博会上首次公开光刻机参数。这一系列动态表明,AI技术浪潮所驱动的资本开支、产业链延伸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渗透程度,均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科技板块的中长期前景依然值得乐观。

(3)然而,在保持乐观的同时也需保持理性。越前沿的技术,其认知门槛越高,普通投资者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其发展路径与商业落地的节奏。我们始终认为,投资回报最终源于认知范围以内的机会。AI虽是大势所趋,但其发展过程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警惕短期情绪高潮后可能出现的市场分歧。

(4)在配置上,建议继续采取均衡策略。当前市场“老登”(煤炭、白酒、银行、保险、钢铁…)负责慢,“小登”(AI、半导体、机器人…)负责牛。

【相关产品】

推荐采取“新杠铃策略”,即“港股红利”+“大盘成长”。该策略通过兼顾防守与增长,有助于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优化组合表现。

大盘成长ETF(159203):市场上唯一大盘成长标的一键布局牛市主线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A:014519;博时恒生高股息ETF发起式联接C:014520):兼具估值性价比与盈利弹性,能源占比17%。

规模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规模达53.25亿元。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红利ETF博时最新资金净流出481.92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98亿元。

港股红利ETF博时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旨在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且拥有高股息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兖矿能源、恒隆地产、中国宏桥、中国石油股份、信义玻璃、恒基地产、海丰国际、电讯盈科、中煤能源、建发国际集团,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9.87%。

大盘成长ETF紧密跟踪国证大盘成长指数,国证大盘成长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市值规模大、成长因子综合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证券价格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9日,国证大盘成长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紫金矿业、新易盛、中际旭创、比亚迪、五粮液、中芯国际、药明康德、立讯精密,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44%。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