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际投行齐看好中国资产,布局时机已到

2025-09-25 10:00

(来源:ETF炼金师)

  国际投资银行近期对中国资产的看法显著转变,多个知名机构如高盛、摩根大通、渣打银行等纷纷上调对中国股票的评级。瑞银资产管理中国股票部负责人施斌表示,目前正是布局中国市场的绝佳时机,显然这一观点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重新评估的体现。

  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动中,国际投行的态度转变尤为明显。渣打银行在其《2025年下半年全球市场展望》中明确表示,看好中国股票,并维持“超配”评级。同时,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达到了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九成的受访投资者表示愿意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敞口。这一现象在过去的市场环境中实属罕见,预示着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恢复。

  数据显示,8月份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报告中指出,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投资接近45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的债券和股票合计净流入高达390亿美元。同时,高盛的最新数据也表明,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的净买入量创下去年以来的新高,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全球对冲基金投资的重点市场。

  推动国际投资银行看好中国资产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三大驱动因素。首先是估值优势。截至9月22日,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为13.08倍,远低于美国标普500指数,港股的恒生指数市盈率更是低至11.97倍,显示出明显的估值洼地效应。其次,中国经济在外部压力下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5.3%。在积极的宏观政策下,多家外资投行将中国2025年全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4.8%-5.1%。

  再次,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开启了全球资金的大规模再配置。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全球资本流向估值洼地的中国市场成为趋势。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指出,降息政策缓解了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紧的压力,使得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资产,成为外资增配的重点方向。

  在各大投资领域中,中国的科技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受到国际投行的高度关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科技龙头企业的目标价被显著上调。高盛强调,阿里云在AI基础设施和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使得其目标价上调至179美元。花旗亦看好腾讯在AI领域的能力提升,将目标价定为735港元。杰富瑞则显著提升了百度的目标价,认为其在AI领域的快速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在外资的投资策略方面,许多国际投行建议采取“哑铃策略”。此策略一端关注成长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AI、高端制造和半导体等科技领域;另一端则聚焦于高股息优质蓝筹,如金融、有色金属和医药等行业。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的成长股在科技研发上的竞争力使得投资成为必然选择,而高股息资产则为外资提供了稳健的收益来源。

  此外,外资对中国市场的调研力度也在加大,显示出其对长线布局的明确意图。截至目前,已有680家外资机构对A股进行了超过5620次的调研,许多被重点调研的公司随后也出现在外资的重仓股名单中。摩根士丹利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提到,外资不仅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进行考察,同时也开始关注二三线城市的产业链崛起。

  全球资本正在经历再平衡的过程,部分资金从美股流向其他主要资本市场。A股和港股作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的估值洼地,具备极强的配置价值,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高盛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的净买入创下去年以来的新高,展现出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不断增强。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中国资产凭借其估值优势及产业升级潜力,将成为国际资本的首选目的地。

  外资投行的动作一方面传递了市场的乐观情绪,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资金流向的重要性。投资者需关注外资的实际行动,持续的资金流入将是对中国资产配置价值的最好验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