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4 20:07
山东港口青岛港董矿公司在皮带流程改造、优化运转路径等方面,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实现降本增效“大效益”。
当前,随着第二座40万吨码头建设不断推进,董矿公司后方堆场T5机房的对接改造工程也如火如荼的开展,按照规划设计,在现有T5机房内,将要进行4条皮带机延长,1条可逆配舱皮带机更换,2条皮带新建,改造工程量巨大,需停机30天以上。同时由于T5机房位于后方堆场的关键节点上,是卸船、混矿、装船作业的“必经之路”,停产改造,对现场生产影响巨大。
其中,用于装船的可逆配舱皮带机BC6G更换改造,当属此次改造工程中的最难点。由于工程量大,改造用时长,将直接影响后方堆场4台堆取料机的装船作业。经过多次研究,董矿公司创新团队调整后方装船流程工艺,将BC6G可逆配舱皮带机从后方装船流程中减掉,在皮带机南端新增加一个转接料斗,经过新建的BC7F头部料斗,到达BC5F尾部,实现后方装船的工艺流程。
该工程改造期间,董矿公司创新团队多次深入现场研究,制定改造方案,5次召开专题会,最终确定“10+6”改造计划。项目组成员24小时盯靠现场,每天3次召开现场调度会,研究工作计划和检查计划落实情况,查找问题隐患。经过148小时的奋战,重载试车流量从3500吨/小时逐步提高到6000吨/小时,改造部位无撒漏,落料点无振动,改造取得圆满成功。同时,停机对生产的影响由一个月降低为6天,后方堆场4台堆取料机装船作业将不经过BC6G可逆配舱皮带机,尽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生产的影响。
BC6G可逆配舱皮带机从后方装船流程中减掉,按照当前每月装船100万吨作业量计算,每月可节约3万度电,每年就能节约36万度电,节约电费约32.4万元,并且由于作业量减少,输送带使用寿命由1年半延长到5年以上,降低了运维成本。
下一步,山东港口青岛港董矿公司将持续强化皮带流程创新工作,不断优化改造模式,进一步节支降耗,提升工作效率,为海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丨董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