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4 20:24
9月23日
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暨大国工匠论坛
在重庆开幕
大会期间发布了
首批200位大国工匠人才
中国能建一级技能专家
浙江火电培训中心副经理
陈立虎
荣列其中
焊火铸魂
春秋长卷匠心筑梦
1974年出生的陈立虎,曾4次获浙江省焊工技能竞赛冠军,2次获全国焊工技能竞赛前三名。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职工创新能手、长三角大工匠、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浙江大工匠、浙江最具影响力劳模、央企百杰工匠、首届金锤奖等荣誉。身为焊工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他,始终坚守着“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就要谋一行,谋一行就要钻一行”的工作信仰。
有人说陈立虎在电焊方面有某种天赋,天生就是当电焊工的料。然而,只有真正熟悉他的人才知道,所谓的天赋,其实更多来自于勤奋和执著。
刚工作时,他白天在施工现场跟着师傅摸爬滚打,晚上在宿舍里捧着枯燥的专业书埋头苦读,不懂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一段时间后,宿舍里好多本焊接理论书都被他翻烂了,甚至重要的内容他能从头到尾背下来。入职第三年,陈立虎一举夺得浙江省电力系统焊工技术比武大赛冠军,开始崭露头角。此后,陈立虎几乎包揽了省级焊工技能大赛的冠军,并两次进入全国焊工技能大赛前三名。从此,在浙江火电,陈立虎几乎就成了“焊接”的代名词。
过去的三十年间,陈立虎以其扎实的工作素养与对工作的赤诚之心,研发并掌握了多项高难度的核心焊接技术。他擅长的手工电弧焊仰板和中径管45°氩电联焊灭弧焊接法两度成为全国焊接大赛的经典项目。他作为焊接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全球首台AP1000三代核电机组——三门核电一期工程常规岛、BOP及核岛箱罐的焊接技术工作。以他名字命名的“陈立虎镜面焊操作法”被评为浙江省先进操作法。
攻坚克难
填补国内工艺空白
掌握了一手过硬本领的陈立虎,自然走上了攻克技术难题之路,多次在解决焊接重大技术难题方面大显身手。
浙江玉环电厂是我国首台百万干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工程,为满足其高参数的汽水工况,在主蒸汽管道设计中首次引入P92新钢种。彼时,P92新钢种现场焊接工艺在国内还是空白。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浙江火电成立了P92钢焊接工艺攻关小组,陈立虎参与了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其间,他和攻关团队到全国各地遴选材料,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研制出了一套适用于玉环电厂工程的焊接工艺,成功攻克P92新钢种的焊接难题。P92钢焊接工艺的研发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被评为国家级工法,列为2007年度第十二批中国企业新纪录,至今仍然使用在国内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建设中。
2019年初,陈立虎接到杭州某企业求助。该企业一根长度12米、直径220毫米的日本进口挤压机高强钢花键轴断裂,钢轴母材强度高达1080兆帕,修复难度极大,且新轴采购周期在6个月以上,如果停产企业将面临巨额损失。听闻此消息,陈立虎立马带领团队赶往现场,通过母材化学分析、焊材选型、力学性能数据比对、焊接工艺评定、焊接质量和变形过程控制及热处理等程序,最终将焊接变形控制在了15丝以内,高质量完成了大轴修复工作。大轴重新投用后直至新轴到货,连续无故障运行了135天,初步估计为企业避免损失7000多万元。
一年后,另一家企业的同类大轴损坏,在得知陈立虎团队此前成功修复的案例后慕名而来,陈立虎团队结合之前的修复经验,再次成功完成修复工作。目前,该项成果荣获了中国能建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级QC成果奖。
近年来,陈立虎带领团队为企业解决各类工程焊接难题50余项,累计为企业降本增效8000余万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承前启后
薪火相传显担当
从焊工到技术员再到教师陈立虎在电焊行业耕耘三十余年,与日益精进的电焊技术一同到来的,还有角色身份的转变。
“焊工的职业生涯,是有一段黄金时间的。过了这个时间,视力和体力就开始跟不上,这种情况对于所有焊工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也一样。因此,当我到了那个年纪,逐渐感受到了一些力不从心的时候,我就开始去寻求别的途径继续创造我的工作价值,实现我的工作理想。现在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人才,以及帮助工程项目去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破解一些难度大的或者是质量不稳定的难题。”陈立虎说道。
2012年,陈立虎调到培训中心正式从事培训教练的工作,并两次被浙江火电指派为电焊修复项目负责人。陈立虎还领导团队总结提炼出了具有原创性的焊接工艺操作方法——《陈立虎高强钢花键轴焊接修复操作法》。
(右一)
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陈立虎毫无保留,真正实现了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他培养核级焊工400余名。他的弟子弟子胡骏、姜鹏获2013年、2018年“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冠军;何钗锋获2018年浙江省职工焊接大赛第三名;培养的弟子中,获浙江省劳动模范1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浙江省杰出工匠3人......以陈立虎命名的工作室每年培训考核特种设备高压焊工400余人,完成焊接工艺评定数十个,为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焊接技术和人才保证,工作室被命名为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从一名焊工学徒,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再到如今入选大国工匠人才,陈立虎感慨万千:“工匠精神,既在于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更在于面向未来的创新。我将发挥大国工匠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团队不断攻关,用我们手中的‘焊枪’,为‘中国智造’贡献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