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5 00:20
“今年1~8月,‘五型’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量超8000万吨、同比增长11%;国际铁路班列运输39万标箱、同比增长5%;枢纽通道联运量11.5万标箱、同比增长21%;枢纽货运量占全市货运总量的30%以上,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市货运总量的90%以上;枢纽物流业务总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6.3%。”昨天,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受市政府委托,介绍了全市打造“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情况。
据了解,国家物流枢纽是重要的物流资源配置中心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具有“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条件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兼具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港口型
带动两江新区规上工业发展
该枢纽主要依托果园港和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带动两江新区规上工业产值从2020年的4500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6559亿元。该枢纽已形成内陆地区唯一的“水港+空港”枢纽格局,“五纵六横”集疏运道路网络高效串接,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标志性项目。
2020年港口型枢纽获批以来,枢纽货物总吞吐量累计达1.3亿吨、运输集装箱447万标箱、发运渝沪快线6645艘次、转运商品车493万辆,铁水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量常年居西部地区首位。通过集聚现代物流、现代商贸、临港制造等企业超1000家,依托长安、吉利、赛力斯等车企打造“渝车出海”主基地。今年1~8月,枢纽规上服务业(物流业)营业收入超34亿元、同比增长16.6%,进出口额215亿元、同比增长32.2%。
该枢纽率先开展进口集装箱铬矿检验监管优化、进境水果及粮食目的地检验检疫等创新试点,获准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实施水、陆启运港退税政策的多式联运枢纽港;成功开展滚装船江海联运转关出口商品车全程信息化监管、“铁路笼车+海运滚装船”等测试,推动商品车整车发运成本降低约15%。
陆港型
两大片区吸引企业6500余家
该枢纽依托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和江津珞璜物流园两大片区协同发力,加快建设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核心承载区、国际铁路班列集结中心、亚欧国际多式联运枢纽中心、枢纽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目前,园区物流仓储、堆场面积超450万平方米、占全市30%,国际分拨、城际中转、城市配送三级物流仓储节点结链成网;加快推进科学大道九龙坡段二期、小南垭智慧货站、支坪长江大桥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珞璜港至支坪段等3条非收费物流通道。团结村中心站、兴隆场编组站、小南垭站、珞璜港四大核心枢纽节点完成扩能改造和系统优化,作业能力提升15%。今年1~8月,枢纽货物吞吐量2963万吨、同比增长14%,集装箱吞吐量71.9万标箱、同比增长8%。
据悉,枢纽两大片区吸引入驻企业6500余家,年产值2064亿元。
该枢纽强化改革集成创新,推行药食同源便利化试点,通关实现“即报即放”;联合推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笼车+海运滚装船”装载技术、扩大应用集装箱汽车支架技术,节省整车运输成本20%以上;稳定开行中老泰图定班列,建成区港联动智慧综保区,通关时效提升10%。
空港型
临空经济指数升至全国第6
该枢纽依托江北国际机场,相继打造中新“双枢纽”航空物流运营中心、临空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通过建成投用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江北国际机场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地区首个四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年客货保障能力分别提升至8000万人次、120万吨;累计开通国际(地区)客货运航线122条,RCEP国家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今年1~8月,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2928.1万人次、货运吞吐量31.7万吨。
目前,该枢纽累计落户基地航空公司8家、货运航空公司2家,国航、海航已成为重庆国际航空枢纽运营人。加快建设机场航空物流园、机场C4航空物流片区、木耳航空物流园三大物流平台,建成航空货站近30万平方米、高标准物流仓库共计超过300万平方米;同步建成西南地区首个航空前置货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分拨中心等专业化设施。集聚物流企业超300家(含A级企业9家),建成投用普洛斯西南航空智慧物流大枢纽、万科重庆临空智能冷链物流产业园、顺丰西南运营总部等项目。临空经济示范区集聚OPPO、纬创、长安新能源工厂等规上工业企业400余家,手机、笔电产量分别占全市的70%和30%,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2024年GDP超过900亿元,临空经济指数排名跃升至全国第6。
生产服务型
首航“千里轻舟”货运班轮
该枢纽依托万州区新田港物流园区和长寿区沿江现代物流园区,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铁公水多式联运和现代制造业集聚优势,积极构建坝上地区国际化产业集群、沿江产业链合作经济廊道。目前枢纽已建成投用新田港一二期、新田港疏港大道、长寿化工码头二期等重大设施项目,新田港吞吐能力增至3300万吨/年、铁路装卸作业能力增至880万吨/年;长寿码头危化品吞吐能力达1100万吨/年、成为西南地区唯一航油专业化、集约化码头。
在通道运营网络拓展方面,成功开辟舟山~万州“万吨级”船舶江海直达航线、中老铁路保税进口粮食专列,首航“千里轻舟”货运班轮,构建三峡坝上航运内循环;推动中航油西南战略储运基地为江北机场管廊式输送航油超48万吨。
商贸服务型
多式联运网络不断完善
该枢纽依托巴南区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正努力打造西南商贸物流组织中心。其公路主导的多式联运网络不断完善,跨境公路班车形成“3向12线25口岸38海外分拨仓”运输体系,累计发运3.3万车次、年均增速65%。
发挥跨境公路班车始发地作用,推动公路物流基地、东环线南彭站、佛耳岩港“三港”融合发展,南彭站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今年1~8月,笔电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车次、货值分别同比增长8倍、13倍。枢纽引入新发地、顺丰等80余家商贸物流龙头企业,市场主体超6000家、规上企业177家。今年1~8月,实现商贸物流交易额917亿元、同比增长11%,外贸进出口额25亿元、同比增长10%。通过组建中国—东盟跨境公路班车物流联盟,RCEP东盟贸易服务中心海外覆盖18国;通过首创签发“一单制”全程公路运单,填补跨境公路陆上贸易规则的空白。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