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4 21:03
(来源:OLEDindustry)
9月2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特定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相关产品及制造方法的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33)作出最新部分终裁,宣布终止对部分专利权利要求的调查,这场牵动中美显示产业的知识产权博弈迎来阶段性进展。
事件始于2024年12月18日,美国康宁公司(Corning Incorporated)向ITC提出立案调查申请,主张对美出口、进口及销售的特定液晶显示器玻璃基板、其下游产品及制造方法,涉嫌侵犯美国注册专利号7,851,394、8,627,684、9,512,025所涉权利,并存在盗取商业秘密行为。为此,康宁请求ITC发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及禁止令,阻止涉案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彼时,ITC将9家企业列为被告,其中包括中国陕西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香港HKC Overseas Ltd等多家中国企业,以及美国海信、LG电子、VIZIO等企业,覆盖显示产业链上下游关键主体。
2025年1月17日,ITC正式投票启动对该案的337调查,案件进入实质审理阶段。随后,调查进程出现多次关键变动:
1. 2025年2月26日,ITC发布终裁,对行政法官此前作出的初裁不予复审,基于申请方康宁公司撤回主张,终止对美国注册专利号7,851,394的调查。
2. 2025年8月14日,ITC再次作出终裁,确认基于和解协议,终止对列名被告中国广东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香港HKC Overseas Ltd.的调查,两家企业由此从该案中脱身。
3. 2025年9月22日,ITC作出最新部分终裁,对行政法官8月26日的初裁不予复审,因申请方撤回相关主张,终止对美国注册专利号7,851,394第1、2、4、12项权利要求及美国注册专利号9,512,025第20项权利要求的调查。
截至目前,该案针对其余专利权利要求及未达成和解或未被终止调查的被告企业的审理仍在进行中。作为显示面板的核心基础材料,玻璃基板的技术竞争与知识产权博弈背后,是全球显示产业链的格局之争,该案后续进展将持续影响相关企业的市场布局与行业竞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