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长城晨会精选0925|电子/化工/非银金融

2025-09-25 08:30

(来源: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汇顶科技(603160.SH)

25H1 利润同比高速增长,多品类产品持续放量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2.51亿元,同比下降0.20%;实现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35.74%;实现扣非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23.80%。2025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14.40%,环比增长11.52%;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51.95%,环比增长20.43%;实现扣非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63.87%,环比增长57.40%。

25H1利润同比快速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利润同比增长,主要系公司创新产品如超声波指纹、光线传感器和安全解决方案,自2024年四季度首次商用后,2025年上半年商用规模持续扩大,出货量稳健成长;IoT市场需求增加,公司中大尺寸触控芯片和主动笔方案出货量同比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3.28%,同比+1.23pct;净利率为19.13%,同比+5.07pct;受芯片采购成本下降、新产品量产及现有产品迭代等积极因素带动,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增长,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费用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14%/4.36%/24.61%/-2.86%,同比变动分别为+0.09/+0.06/+2.55/-0.71pct。

新产品陆续推出,多品类产品持续放量: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聚焦于自身技术优势明显且市场前景较大的研发项目,持续投入研发的同时管控成本、提升效率。2025年上半年,公司陆续推出多款新产品:1.全球首创玻塑混合封装的全新光线传感器,兼具高灵敏度、超短曝光等优势的同时,显著提升光学性能,目前已导入头部品牌客户,下半年将量产商用;2.NFC增强型方案支持创新功能,将助力手机品牌客户更多价位段的机型量产;3.智能触觉驱动器搭载自适应触觉增强算法,触觉灵敏、清脆无拖尾,用户体验更真实,正处于商业推广阶段。在传感产品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一代多模态模拟前端AFE已规模量产并商用于头部品牌客户;新一代光学模拟前端AFE芯片进入量产状态。在触控产品方面,公司车规级触摸按键芯片目前已在多家车企商用,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工业级触摸屏芯片目前已商用于电视、医疗器械等场景。在音频产品方面,公司的智能触觉驱动器具备领先智能增强触觉算法,以及完善的线性马达(LRA)保护机制,目前已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在安全产品方面,公司NFC产品具备卓越的射频性能和兼容性,成功商用于多款知名终端品牌机型;增强型NFC方案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手机品牌客户更多价位段的机型量产。在无线连接产品,2025年上半年,车规级低功耗蓝牙GR5405系列已在头部主机厂的多个数字钥匙项目上量产出货;公司携手联合汽车电子,深化数字车钥匙方案合作;同时,围绕数字车钥匙、T-Box及车内互联等场景,公司在积极推进与头部主机厂、知名汽车品牌的多个定点项目开发。

智能手机市场逐渐回暖,超声波指纹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核心驱动力源自创新设计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IDC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球出货量3.049亿部,同比增长1.5%;第二季度2.952亿部,同比增长1.0%。尽管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但整体增长依然偏缓。随着OLED屏手机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公司新产品导入更多客户项目,公司指纹识别、触控方案、音频方案、屏下光线传感器、NFC/eSE等产品的商用空间将进一步拓展,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随着超声波指纹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市场空间也将持续放大。公司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CMOSSensor架构及晶圆级声学层加工,拥有更高信噪比,油湿手等状态下亦可极速解锁;全球首发滑动录入功能,带来更便捷的录入体验。该产品凭借性能与成本优势,已成为全球高端机型首选方案;同时公司正积极开发下一代产品,助力客户更多价位段的机型量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客户导入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公司动态点评

金禾实业(002597.SZ)

1H25 公司业绩同比提升,多领域在建项目持续推进,打开长期发展空间-金禾实业 2025 半年报点评

事件:2025年8月29日,金禾实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44亿,同比下跌3.73%;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比上涨35.29%;扣非净利润3.38亿元,同比上涨35.47%。

点评:2025年上半年公司盈利水平同比上涨。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体销售毛利率为25.24%,较2024年同期上涨4.66pcts。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跌62.21%;销售费用同比下跌15.36%;研发投入同比上涨8.46%。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3.68%,较去年同期增加3.95pcts。我们认为,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整体符合预期,主要产品价格整体较稳健。

1H25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跌。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亿元,同比下跌5.83%;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9亿元,同比上涨96.42%,主要系收回投资收到现金增加影响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亿元,主要系银行贷款减少,同时利润分配增加等影响所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75亿元,同比下跌31.55%。应收账款6.79亿元,同比上升11.95%,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从2024年同期的4.46次变为4.01次。存货周转率下降,从2024年同期的2.55次变为2.44次。

1H25公司主要产品价格维持稳健。根据百川盈孚数据,公司主要产品三氯蔗糖、安赛蜜、甲基麦芽酚、乙基麦芽酚1Q25市场均价分别为24.97、3.71、10.00、7.88万元/吨,环比分别为+9.09%、-1.59%、-0.60%、-1.01%;2Q25市场均价分别为25.00、3.76、10.00、8.17万元/吨,环比分别为+0.12%、1.35%、0.00%、3.68%,产品价格整体稳中向好,对公司业绩形成一定支撑。

公司多项重点项目取得明显进展,拓展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业务板块。2025年上半年,公司定远二期多个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果: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已顺利完成试车并正式投入试生产;年产7.1万吨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已完成备案手续,正在推进相关审批工作。此外,公司以双氧水为切入点,布局湿电子化学品,目标覆盖泛半导体领域的基础清洗与蚀刻需求;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年产1万吨新一代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关键前驱体生产装置建设完成,多款自主研发的新型电解液添加剂正在配合下游头部客户进行中试测试与优化;公司还成功研发出显示领域的某款核心材料,性能参数全面优于日本对标产品。我们认为,公司持续拓宽新兴领域业务,有望增加公司业绩增长点,提升成长空间。

合成氨项目稳步推进,合成生物学与生物质能源协同发展。根据公司2025半年报,1H25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并受益于主要建筑材料和设备建造材料价格下降,建设成本预计将实现显著节约。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液氨10.18万吨、氢气6.64万kNm³、一氧化碳1.6万kNm³及碳酸氢铵20万吨的生产能力。

在合成生物领域,截至1H25,公司高效甜菊糖苷合成菌株实现研发突破,酶改制甜菊糖苷项目实现1200吨/年产能落地,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在萜类香料项目中,圆柚酮、瓦伦西亚橘烯,已实现产业化并成功推向市场,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供应能力;在生物质领域,纤维素乙醇千吨级中试项目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目标,实现工艺流程贯通并稳定产出合格产品。我们认为,这些技术突破及产品落地或将丰富公司在食品添加剂和香精香料领域的产品线,增强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波动风险;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等。

非银行金融

美联储降息与元首通话共振,非银金融板块有望重拾升势-非银周观点

海外科技映射、美国降息等影响,市场量能、走势波动较大,金融板块陷入调整。我们判断,宏大叙事、国内8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及市场流动性充沛或是驱动市场走强的关键因素,两融波动新高,8月非银存款继续增加,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震荡调整后有望呈现上行走势。交易节奏而言,两国领导人再次通话、经济数据走弱、海外货币宽松下的流动性驱动市场走强的趋势或有望延续,可能要重点聚焦关注贸易摩擦影响、内部问题、居民存款搬家持续效应及美国经济可能衰退引发降息的效应,中期具体或要看包括四中全会等重磅会议。需要高度重视券商及金融IT板块走强趋势,并购线建议重点关注以国联民生为代表个股;具有估值扩张空间的公司,推荐关注综合能力强、风险资本指标优化、受益ETF发展的东方证券华泰证券等;同时从赔率弹性角度,建议继续关注布局金融IT板块,建议重点关注同花顺、九方智投(中报股东净利润8.65亿元,子公司方德证券在港展业;控股旗下九方智擎入驻“模速空间”,抢滩AI创新高地)等;互金平台建议关注东方财富(2025H1营业总收入同比+39%至6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7%至56亿元)等。

受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等政策影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到1.87%附近,周内保险板块继续震荡调整。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日前公布了2025年下半年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资产配置偏好方面,股票是下半年我国保险机构首选的投资资产,其次是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我们继续谨慎乐观看好保险板块的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中美摩擦加剧风险;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贸易摩擦风险;中美利差持续倒挂风险;地缘政治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地产风险处理不及预期风险;股市系统性下跌风险;监管趋严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