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5 08:17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作者:杨宇泽、顾晟曦、赵文荣
本报告聚焦全球股票市场的运行特征与结构变化,提供定量跟踪与横向比较,供投资者参考。基于最新数据,跟踪全球股票市场的分布格局与交易所市场结构特征,分析各主要市场旗舰指数及行业板块的近期表现与估值水平,同时结合长期数据回顾指数波动趋势和历史估值分位数变化,通过构建全球市场对比框架,揭示市场的周期性特征,为投资者理解市场结构变化提供量化支持。
▍全球资本市场正呈“双重格局”:发达市场由美国单一主导,新兴市场则多极化崛起。
美国以科技与金融为核心锚定全球走势;新兴市场中,中国大陆、印度、中国台湾和韩国形成多极中心,亚洲整体贡献突出。行业层面,发达市场集中于科技与金融,新兴市场则在消费、通信与材料等板块更具多样性。整体来看,成熟市场具备规模与流动性,新兴市场展现产业多元与增长弹性,预计未来全球资本市场将继续聚焦科技、金融与工业等高成长行业,同时保持对能源与材料的稳健配置,走向结构优化与多元演进并行的发展路径。
▍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呈现资本集中与流动性分化格局。
北美市场方面,纳斯达克与纽交所合计市值超过64万亿美元,占据全球资本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并通过高成交额维持流动性优势。
亚洲市场则展现出不同维度的活跃性:日本和中国香港在市值与成交额上保持稳健增长;中国大陆的上交所与深交所成交额增长显著,尤其深市在8月大幅放量,显示出短期资金活跃度上升。印度和韩国同样在数量与市值上占据重要份额,成为新兴市场的代表力量。
整体来看,全球资本市场正呈现“少数超大交易所集中主导、亚洲新兴市场快速提升活跃度”的分化格局:前者提供稳定锚点,后者贡献增长动能,未来全球市场或将在规模稳定与活跃扩张之间形成动态平衡。
▍2025年9月全球股市延续反弹,但区域与行业分化加剧。
美国市场稳健上涨,科技与医疗保健驱动整体表现,同时维持高波动风险;欧洲整体承压,DAX虽短期回调但长期趋势仍稳健;亚洲市场分化显著,日本、中国台湾韧性较强,韩国和越南领跑年内涨幅,中国大陆市场受政策刺激活跃度提升;东南亚整体低迷,结构性压力犹存。
从市场联动性来看,美国内部高度一致,继续主导全球资金定价;欧洲短期出现背离,英股与欧洲市场相关性下降;亚洲联动性增强,尤其是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科技与半导体产业链上的共振明显,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市场同步性提升成为新特征。
行业层面,周期性与成长型板块主导上涨,材料和医疗保健表现突出,信息技术与能源存在轮动机会;防御性板块相对稳健,但公用事业走弱。整体来看,资金更偏好高成长与高景气行业,同时在全球配置上需兼顾区域分化与波动风险。
▍全球股指估值分化明显:美股与中国台湾高位承压,港股与东南亚凸显修复价值。
美股标普500与纳斯达克100的PE在20–30倍、PB约4–5倍,ROE维持18%–22%,盈利虽稳但安全边际有限;中国台湾PE高达34倍、PB 2.7倍,而ROE仅8%,泡沫风险突出。欧洲整体均衡,德国、法国与英国PB约2倍、ROE 8%–11%,其中富时100以PB 2.14倍、ROE超10%展现防御性。港股PB仅1.36倍、ROE 11%,中长期修复空间显著;东南亚PB普遍在1.3–1.8倍、ROE 9%–15%,菲律宾与印尼“低估+中等盈利”具备配置吸引力。行业上,科技板块PE达42倍(分位数98%),全球最拥挤;金融“发达贵、新兴便宜”;工业等防御板块在大中华及欧洲显现估值洼地。
▍风险因素:
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数据因可得性问题等因素出现错误或不完整;部分指数回溯历史较短,可能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
注: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9月24日发布的《全球股票市场比较专题—新兴市场多极崛起,资本流动与行业轮动加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