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光库科技:十几亿营收,估值却接近300倍?

2025-09-24 16:30

薄膜铌酸锂材料+OSC交换机完整产业链=300倍的估值?

海外算力链又出不少利好消息,最近主角是OpenAI,周末刚公布要与国内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002475.SZ)合作签署协议,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设备,布局终端AI,周一又宣布与英伟达(NVDA.O)合作。为了支持包括数据中心和电力容量在内的部署,计划在新NVIDIA系统部署期间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英伟达将助力OpenAI建设总容量至少10GW的数据中心。

10GW什么概念?10GW=400-500万个GPU=5000亿美金的支出,差不多英伟达今年全年的总出货量,是去年的两倍,是3500亿美元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的营收。要知道不久前甲骨文(ORCL.N)声明建设的数据中心体量也才只有5GW,英伟达这边直接翻倍。此外,OpenAI还表示2026年下半年首批将部署1GW的英伟达系统,粗算下来OpenAI一家就需要7000台左右的GB300服务器。

01

海外算力链博弈看国内算力硬件的预期

从海外算力产业链来看,目前以云厂商选择算力芯片的逻辑,主要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购买英伟达GPU的云厂商,代表公司就是甲骨文,今年5月的消息,公司将采购约40万块英伟达GB200芯片,价值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9亿元),为OpenAI在美国新建的巨型数据中心提供支持。可见,这三家目前是绑定关系,形成了算力服务器、云厂商再到端侧AI的一个“准”闭环,“准”的原因是因为,OpenAI还没有真正的端侧应用落地,这也解释了周末OpenAI说要在今年生产消费级设备的核心原因;另一阵营就是以博通、谷歌、Meta等为代表的ASIC厂商,这一阵营基本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生态闭环。

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近期美股市场的表现,从9月10日甲骨文3000亿投资算力的消息后,甲骨文和英伟达表现强势,而反观ASIC阵营上的公司,博通、谷歌等则出现了震荡下挫。不难发现,美股市场目前的核心预期是两个阵营此消彼长,互相争夺市场份额的情况,这里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市场确实有担心,算力建设可能已经存在泡沫,试想一个逻辑,如果在早期的完全竞争市场,AI推理和训练的需求高增,进而带动算力建设不断上修,无论路线,两个阵营都是共振向上,同样道理,如果出现此消彼长,是否说明市场竞争已经接近充分,存在短期过剩风险呢?而且这还是在端侧AI和边缘侧AI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的状况下。

华尔街的评级机构也“浇了盆冷水”。此前,评级机构穆迪对甲骨文公司此前签署的3000亿美元人工智能合同发出风险警告,重申该软件巨头的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其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来自其对少数大型AI客户的高度依赖。简言之,这项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融资之一”背后实则大部分押注了OpenAI,如果OpenAI的商业化出现任何问题,甲骨文的风险或是毁灭性的。

A股市场目前算力硬件炒作的核心预期就来自于海外算力产业链。这里可以关注下标的公司属于哪个阵营,如果可以两个阵营都是核心供应商,说明敞口还是较低的,反之就得考虑下风险了。

国内除了炒作海外算力链资本开支预算和订单预期,技术更迭也是一个重要方向。比如最近爆火的OCS(光路交换)技术,是一种直接在光域内进行信号路由和切换的技术,通过物理方式(如微镜阵列或液晶偏转)改变光信号的传输路径,无需光电转换(O-E-O)。最核心的优势就是低功耗和低延迟,光信号直接传输。研报中,功耗可以降低40%-60%,传输延迟减少至纳秒级,这也是AI服务器除了算力以外,最大的技术更迭需求。

推动OCS成为市场热点的驱动因素,主要是谷歌在技术推广进展。

技术层面,谷歌已经在全球率先进行了“万台级”规模部署OCS光交换机,其应用集中于两条主线:自有TPU集群和数据中心云网络的Spine层。谷歌最近的AI软件Gemini登上AppStore榜首,同时还在对外销售TPU(直接与英伟达竞争),前面提到了谷歌的TPU是专为AI计算而生的ASIC芯片,专注于实现两个核心目标:极高的矩阵乘法吞吐量与卓越的能效。目前谷歌的TPU大模型能力明显提升,关键从硬件自研到商用落地的闭环即将走通,市场预期会大幅拉动其TPU销售数量,进而带动相配套的OCS交换机需求。

推广层面,开放计算项目基金会(OCP)宣布成立全新光路交换(OCS)子项目,新设立的OCS子项目将推动开放式光交换技术协作,其中就有英伟达,说明虽然在AI服务器上是竞争关系,但技术层面谁家好就用谁家的。既然两大阵营都将合作推广OCS,市场当然也会预期OCS的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推高。据LightCounting预测,未来五年内OCS的出货量会迅速攀升,从2023年的1万台左右,预计到2029年突破5万台大关;另据CignalAI预测,预计到2029年OCS市场空间将超过16亿美元。

最近A股相关概念股还是比较热门的,比如光库科技(300620.SZ),4月初至今公司股价涨幅超250%,短期股价最高翻了四倍,今年上半年仅5.97亿的营收,5187万的净利润。最近连续回调,相对估值PE也达到了惊人的350倍(TTM),而加上市场对未来业绩预期后,相对估值PE(动态)近300倍。

02

光库科技的叙事够不够强势?

根据公司半年报来看,2025年上半年,光库科技营收5.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58%,增速较2024年同期增长12%,主要得益于光通讯器件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及光纤激光器件的稳健贡献。归母净利润5187万元,同比高增70.96%;扣非净利润4156万元,同比增长73.78%,显著高于营收增速,可以看出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壁垒高和需求旺盛,带来盈利能力的提升。

分产品收入构成看,公司业务收入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业务和产品分为三块,光纤激光器件属于公司的基本盘,拳头产品是隔离器和光纤光栅,主要应用于工业激光和医用激光需求,其中高功率隔离器具有消除热透镜效应和高可靠性优势,作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核心器件已被国内外著名厂商广泛采用;高功率光纤光栅产品已经基本替代进口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上半年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27.99%,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主要受益于高功率激光设备需求的回升激光雷达光源模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8%,主要应用于汽车的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目前实现批量出货,这一块市场预期在于未来汽车智能化趋势,不过半年报中,这块业务产品的毛利率下滑比较严重,同比下降了16.02%,可以看出整体价值量随着车企价格战而被压缩。

当然以上两个业务板块并不是资本市场预期的重点。核心在于光通讯器件业务预期上。该业务板块在今年也是首次超过光纤激光器件成为公司新的增长驱动上半年,光通讯器件收入达到2.80亿元,同比增长73.89%,销量同比激增99.41%,收入占比光纤激光器件的42.47%,成为最核心业务,而业务的驱动逻辑就是AI算力建设带动400G和800G光模块的需求放量,而资本市场对于公司光通讯器件业务预期有两个重点

一个是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薄膜铌酸锂PAM-4调制器芯片、体材料铌酸锂调制器领域。公司在薄膜铌酸锂调制器(TFLN)已实现重要突破,这东西属于CPO光模块(“易中天”)的上游。TFLN调制器凭借其超高速率、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等优势目前被市场预期是800G/1.6T光模块的核心器件。对比目前其他硅光和磷化铟技术路线,下表对比明显可见,薄膜铌酸锂这种光电材料可具有100GHz以上的带宽,功耗明显低于硅光和磷化铟方案,且高温下性能稳定,无需昂贵的TEC(热电制冷器)进行温控。

目前硅光是调制器是主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技术成熟、产业链和生态较完整,而薄膜铌酸锂的成本较高,且产品良率不高。而光库科技的核心技术主要是通过2019年收购Lumentum的铌酸锂调制器生产线,快速掌握全链条技术,成为全球唯三、国内唯一实现超高速调制器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半年报显示公司通过那次收购,已经具备了开发用于800Gbps以上相干通讯的96GBaud和130GBaud 的薄膜铌酸锂相干驱动调制器,以及800/1600/3200Gbps速率的非相干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和器件的关键能力。据调制器年产能达8万件,良品率在90%左右(仅参考)

市场预期归市场预期,从半年报公司对2020年定增7.1亿(实际6.97亿)募投项目说明中,披露了薄膜铌酸锂调制器等产品的出货情况,目前只是小批量生产和出货,结合当前中下游对400G、800G和1.6T的需求迭代来看,把公司阐述翻译过来就是:目前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是因为市场对超高速光连接的需求还在初期,未来会很强劲。看来薄膜铌酸锂需求放量还需要时间验证,而对于现在的炒作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另一个就是前面提到的OSC交换器。这一块业务也是光库科技收购而来,2025年6月3日公司以“1700万美元+交割时标的公司净现金-交易费用”的对价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其全部股权。武汉捷普是捷普集团(Jabil)在华光学资产核心载体,光有源/无源器件制造以及封装一体化能力(代工厂),产品涵盖光交换机(OCS)、高速光模块及激光雷达组件。

根据公司公告,武汉捷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1亿元,净利润651.64万元,净利润率约2.7%,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86.33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6416.61万元,净利润87.84万元,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业绩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被收购标的是谷歌OCS设备的核心代工厂商,采用MEMS微镜技术路线。收购后,在目前主流的MEMS技术路线中,结合光库科技MEMSVOA和MEMS光开关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光纤阵列等技术和产品,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唯一具备OCS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制造能力的企业,进一步提升单机的价值量和竞争壁垒。据了解,间接或直接占到谷歌OSC供应链的70%份额(未经证实)。

总体来看,光库科技在光通讯领域的市场预期还是比较强的,薄膜铌酸锂材料和OSC从核心部件到组装这两块确实符合未来AI建设的需求,而且公司有一点的稀缺性和技术壁垒。不过个人观点认为,业绩不会增长那么快,需要注意的是300倍的动态PE(市场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属实不低,对应的是300%的业绩增速,难免有过度透支未来业绩预期的风险。根据CHOICE统计,2025年和2026年两年,市场给出的预期相对PE分别为274.63倍和155.07倍。

按照这个消化估值的趋势,目前市场预期至少将公司股价给到了2027年,基本对应了1.6T甚至3.2T超高速光模块以及OSC交换机的需求放量。不过这期间还有竞争对手、技术迭代等不确定性因素,这两天股价大幅回调预计也是市场消化一些估值泡沫。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