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4 16:29
(来源:中时财经)
作者:李 捷
编辑:周雪松
制图:乔寒云
时隔45天,携程旅行网(以下简称“携程”)再度被监管部门约谈。
9月17日,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因涉嫌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及技术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及交易价格实施不合理限制,该局已依法对携程旅行网运营主体进行行政约谈,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限期完成合同条款修订、调价工具等整改任务。
与8月5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集中约谈涉旅企业不同,本次约谈精准指向携程的核心经营行为。也使得OTA(在线旅游)平台长期存在的价格干预问题重回舆论焦点。
01 为何旅游巨头屡次触及监管红线?
通过手机App对海量酒店房间价格进行“调控”,携程此次被指涉嫌不合理限制交易价格。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6月,携程就因“调价助手”功能被多家酒店商家投诉,称其未经许可强制开通该功能,并自动扫描竞品价格进行调整,甚至出现“退出后自动重启”的异常情况。
据央视网2025年7月报道,郑州多家酒店商户联合举报携程“私自调价”,携程通过名为“调价助手”的工具,在未征得酒店同意的情况下,自动修改房间价格及促销折扣,严重侵害商家自主定价权。
尽管携程方面称该功能是为了“帮助酒店适应市场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可通过致电平台关闭。但有部分商家反映,若拒绝参与折扣活动,其酒店房源状态会被标记为“不可预订”,直接影响商家正常经营。
针对接下来具体的整改措施等问题,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联系了携程集团,截至发稿时,未收到相关回应。
一位不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指出,携程在酒旅市场的高占有率赋予其极强话语权,是此类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交银国际测算,2024年以GMV(商品交易总额)计算,携程在酒旅市场的GMV市占率高达56%。
携程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集团净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住宿预订业务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21%,占总营收比重超四成,表现尤为突出。
02 行业通病 酒店与平台权力不对等博弈
近年来,OTA相关投诉量持续攀升。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OTA领域投诉量超过17.4万件,较2023年增长7.13%。主要集中在机票预订、酒店预订以及旅行团预订环节。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携程暴露的价格管控问题背后,反映的是整个行业的共性,包括同程艺龙、美团旅行等OTA平台都曾因类似问题被消费者投诉,其背后是酒店与平台之间共生但不对等的关系。
酒店交易网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OTA渠道贡献超60%的酒店预订量,中小酒店对 OTA依赖度高达85%。哪怕是头部酒店集团如华住、锦江的直销比例仅达35%—40%。
虎嗅今年2月发布的文章指出,2024年国内在线酒店预订市场中,携程系占据超六成份额,美团、抖音紧随其后。但在履约率方面,抖音生活服务业务在酒店履约率约30%,而携程系以预订模式为主,履约率高达90%。
为争取曝光,酒店往往需要向平台支付类似的“广告费”等各类推广费用,以争取在平台上优先展示。一位前OTA平台资深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具体的合作形式多样,比如给平台独家房型或者独家价格,还可以通过支付一些推广费用,或者有更好的佣金比例等。”
该人士坦言:“目前应该没有任何酒店集团敢和主流OTA平台正面冲突,否则带来的入住率下滑是无法接受的。”他表示,酒店与平台的关系一直很微妙,一方面酒店需要平台带来的流量和客户;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完全受制于平台。
03 监管升级 从约谈到执法的长链条治理
受益于消费景气度的持续提升,OTA平台的整体规模仍处于上升通道,如何规范发展成为关注焦点。
Wind数据显示,2024年OTA平台的整体交易规模增速预计在15%左右,流量大盘增速在10%—15%之间;2025年OTA平台的流量大盘增速预计在9%左右,交易规模增速或将略高于10%。尽管增速较疫后初期放缓,但仍保持正增长。
在保障消费者和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市场监管也呈现出明显升级的趋势,从最初的约谈警示,逐步扩展至罚款、责令整改甚至吊销许可等执法手段。
早在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大数据杀熟”列为价格歧视行为,可处以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至5‰的罚款。2022年修订的《反垄断法》首次将“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经营者”专门列出,强调不得实施“限定交易”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2023年文旅部印发《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大数据杀熟、价格欺诈纳入精准监管范畴。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4188件,罚没8.05亿元。从2022年到2024年,三年时间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3.5万件,罚没金额超20亿元。
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音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曾呼吁相关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的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创新监管方式方法,采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对类似价格行为进行监控,依法严厉查处并公开曝光,充分发挥行政监管的威慑力。
“价格管控”行为在国际上通常以“最惠条款”的名目出现,已经引发多国监管机构关注。Booking Holdings和Expedia等国际OTA巨头都曾因类似条款受到调查。2024年,西班牙国家竞争管理局(CNMC)在2024年以不公平条款和限制竞争为由,对在线旅行社平台Booking.com开出了 4.1324 亿欧元的罚单。
上述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与国内相比,海外市场监管响应更为迅速,处罚力度也更大。”该人士指出,OTA平台更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找到合规经营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