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9-24 10:15
中宏网讯 记者从“津滨海讯”了解到,日前,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强国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在“产教评”技能生态链签约环节,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签约,政、校、企三方将共同携手,在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制定、行业能力标准测评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一体贯通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构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技能培养与岗位需求一体贯通
据介绍,此次签约活动由国家人社部牵头组织,共有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等18个省份参加,各省市选取一条产业链现场签约。生物医药产业是天津市重要产业链,作为全市唯一获评参加签约的区县,滨海新区着力打造“1+3+4”现代产业体系,聚集了包括凯莱英、康希诺、药明康德等各类生物医药企业,以及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产业龙头科研机构,此次在国家级平台签约,突出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一体贯通”,让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真正实现产、教、评三方协同发展。
生产线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主单位,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覆盖了药品研发辅助、生产、检测、用药指导、物流、电子商务、医疗器械等20个医药全生产链岗位,近年来,融通滨城、产业、教育功能,发挥园区、校园、港口通道优势,学院与华熙生物、创源生物、豪威生物、甘李药业、喜诺生物、福芝林医药等多家医药公司共建定制班,制定培养方案,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这种模式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的无缝衔接,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技能,同时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人才供给渠道。“通过此次签约,我们希望与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更深一步合作,时刻掌握生物医药市场动态、需求,来指导、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立军说。
让“统一标准”校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偏差”,改变传统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金鹏对此次签约充满期待。“通过与院校的深度合作,让学生真正具备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充实一线生产力量,筑牢技能人才的‘蓄水池’。”王金鹏说。
人才评价嵌入产业发展“毛细血管”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是产业链的人才评价环节,为企业搭建人才体系奠定基础,此次签约将人才评价纳入生态链建设环节。对于专业性技能人才,拥有国家、市级的专业评价,获得证书和资质,是促进就业、实现晋升,成就梦想的重要途径。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社会评价组织,具备药物制剂工、酶制剂制造工、医药商品购销员等7个职业技能等级的认定资质,学院面向企业员工、社会人员、退役军人、毕业学生等群体累计认定1900余人次。支持链主单位依据职业标准、岗位标准,联合院校机构共同开发培训课程,制定评价标准,随着校、企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将破解“院校闭门教学、企业单独培训”困境,借助院校的评价资质和专业资源,让人才培训、评价紧跟产业步伐,真正嵌入产业升级的毛细血管在解决就业的同时,为产业发展持续输送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对职业教育生态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从传统“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关键时期,叠加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深刻影响,迫切需要提升劳动者技能。要更加注重“投资于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近年来,滨海新区人社局积极构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完善技能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在全社会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浓厚氛围,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人才支撑。
“下一步,区人社局将围绕‘1+3+4’产业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通过链主企业出标准、出考题,院校出学生、出教师,政府搭台出政策、出服务协同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缓解人才与岗位脱节问题,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强技能,促就业,让高技能人才成为产业向新发展的新动力,全力打造技能生态链建设的‘滨城’样板。”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王连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