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全国首家,创新药独角兽,一鸣惊人!

2025-09-24 17:12

(来源:老张投研)

你可能没想到,施一公,不仅是西湖大学的校长。

2015年,他还与人联合创立了一家创新药企——诺诚健华,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这家企业,不仅能与百济神州掰手腕,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是实现超越。

诺诚健华,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这两个黄金细分领域。说是“黄金”,主要在于随着药物研发进展,其患者的生存期已可类比许多传统慢性病患者,但相应药品定价要高出不少。

国内,像心血管疾病如难治性高血压,费用一年可能在2000-5000元,而自免、肿瘤患者的年费用高达几万甚至十万多。

所以,如果抛开别的不谈,单看吸金能力,肿瘤、自免当真是好行业。

在这两个领域,诺诚健华布局了多款药物,覆盖淋巴瘤、白癜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其中,最为瞩目的当属奥布替尼(商品名:宜诺凯)。

此药是公司在血液瘤方面的重磅产品,2020年底获批上市,对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于上市首年便实现2.15亿销售额,同年对外出海授权拿到1.25亿美元首付款,获得跨国药企认可。

紧接着,2023年,奥布替尼新增适应症——复发或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成为该病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的BTK抑制剂(抑制人体B细胞内BTK激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而这一新适应症的获批,恰使得诺诚健华在边缘区淋巴瘤这一块领先了百济神州。

目前,国内已实现BTK抑制剂商业化落地的企业仅有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其中,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国内几乎实现了血液瘤相关适应症全覆盖,但唯独尚未获批边缘区淋巴瘤。

因此,奥布替尼此次在边缘区淋巴瘤上的获批,正好填补了这一临床需求空白,也为诺诚健华在该细分市场赢得了先发优势。

叠加同步纳入医保,奥布替尼放量十分迅速。

数据显示,到2024年,奥布替尼销售额恰好10亿,成为十亿级单品2025上半年,此药持续强劲增长,收入6.37亿,同比增长52.84%

相应地,公司业绩也迎来大幅改善。

2024年,诺诚健华营收、净利润增速均是在30%以上;2025上半年,公司营收7.3亿,同比增长74.3%,利润端更是大幅减亏,净利润-0.3亿,同比增长近90%,充分展现出创新药步入收获期的显著回报。

并且,就在20254月底,奥布替尼又迎来一个重大突破。

其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一线适应症获批(此前为二线),并在相关指南中获得一级推荐。

这也就意味着,奥布替尼不再是治疗上述两种疾病的备选方案,而是有机会直接用于更多患者,销量和市场空间可能成倍增长。毕竟,在肿瘤领域,几乎所有新诊断患者都会首先接受一线治疗。

目前,一线适应症的玩家有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强生的伊布替尼等,竞争不容易,但奥布替尼的拳头够硬。

首先,疗效突出。

早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性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时,奥布替尼就已做到领先。其客观缓解率(ORR)高达93.8%,位列第一,其中完全缓解率(CR)更是高达26.3%,显著高于其他药品不到10%的数据。

其次,安全性有保证。

数据显示,奥布替尼在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各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显著低于泽布替尼、伊布替尼等,特别是心血管基础病患者主要顾虑的严重房颤,更是未出现。

所以,无论疗效还是安全上,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都是做到最优,竞争力强大。

说到这,你以为就完了?

同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相比,奥布替尼不仅在血液瘤领域打出差异,同时还布局了自免领域!

目前,诺诚健华正开发奥布替尼的三个自免适应症,不断增强产品护城河。

针对多发性硬化,两项细分病种全球临床3期进行中;治疗特发性血小板较少性紫癜,国内3期临床加速推进,预计2026上半年申请上市;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上,奥布替尼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在临床2期展现绝佳疗效的BTK抑制剂,全球患者约有800万。

一款药,多个适应症,细分领域全球、全线覆盖。或许,再过几年,在奥布替尼身上就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而说了这么多,还仅是诺诚健华的一款产品。实际上,公司可没有只围绕奥布替尼打转。

血液瘤领域,诺诚健华还有一款产品坦昔妥单抗,20255月已获批,用于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指标上客观缓解率接近6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高达43.9个月,疗效显著显著高于同行。

还有在研的ICP-248,也是一款有望覆盖血液瘤多项细分的高潜力产品,作为新靶点抑制剂,更具临床优势。

自免上,诺诚健华还有针对特应性皮炎、白癜风、银屑病等药品,部分均已推进至临床三期以后。

甚至,公司在实体瘤上也已有所涉及,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保障持续高速增长。

那么,不免要问,这么多研发管线同时推进,诺诚健华的财力跟得上吗?

这点,倒不必太担心了。

一方面,诺诚健华的核心产品奥布替尼放量成功,正持续创造收入。

前面提到,2025上半年,公司净利润-0.3亿,几乎扭亏为盈,逐步形成“研发驱动收入、收入反哺研发”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诺诚健华“兜里有粮,心中不慌”。

2025上半年,公司手握69.81亿的货币资金,极为充裕,为加快临床进展及持续投资具备竞争力的研发管线提供了坚实保障与灵活支持。

数据显示,2020-2024年诺诚健华累计研发费用约34亿,研发费率更是维持在70%以上,直至2025上半年创新产品放量带动营收增长这一数字才下降至60%多,依然领先众多药企。

所以,在做创新药上,诺诚健华是极致的纯粹。

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得公司打磨出的剑刃,格外锋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